李承乾回到八風殿,這裡老鬼監督著從太常寺找一百多樂人,歌妓排演《仁壽宮》。
仁壽宮是隋朝的避暑行宮,隋文帝被隋煬帝害死在那裡,到了唐朝李世民改為九成宮,依然皇家的避暑行宮。
李承乾要排的仁壽宮主要講的就是隋煬帝害死隋文帝的故事。
雖然這個故事後世沒有搬上過戲劇舞臺,但這難不倒李承乾,穿越前李承乾特別喜歡聽京劇和崑曲,對中國戲劇稍有了解。
現在只要找幾段名段拼一下,寫出來,然後多用人物對話,這樣好寫,聽的人也更容易聽懂。
李承乾整理了一份粗糙的劇本,但是又不想隨意拿出來,生怕別人笑話,毀了他經學大師的形象,雖然的他注的《四書集註》還沒有正式發行。
李承乾想找一個當時著名的經史大師給他的戲劇定稿,至少找個權威人士背書,戲唱出去了有爭議,就往背書人身上推。
李承乾把杜荷找來劇本拿給他看,杜荷看了一直叫好,也說不出好在哪裡。在李承乾再三要求下,杜荷實在找不出問題,只得推薦當時的經學大師顏師古。
李承乾當然也知道顏師古,顏師古是當世一等一的經史大師,但是顏師古一直自恃高門看不起寒門子弟,李承乾不想與這樣的人打交道。
其實最合適的人是魏徵,他是太子太師,又是主持修《隋書》的人,這出戏由魏徵出面定稿,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現在魏徵病的快死了,這樣的事找他,恐怕他是有心無力。
另一個監修的國史的人是長孫無忌,也就是李承乾親舅舅,可是他現在對李承乾和李泰的奪嫡之爭一直置身事外,對外說兩個都是他的親外甥不好偏幫,其實李承乾知道長孫無忌現在已經看上晉王李治了。
所以最後只能找弘文學士許敬宗,許敬宗當年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也參與過修隋書,只是他的運氣不太好,一直沒有升官。
李承乾把自己寫好的劇本,讓人抄一份給魏徵送去,然後派人去找許敬宗修改劇本。
李承乾坐在八風殿看著太常寺的樂人和歌妓拿著唱詞,激動地譜曲、試唱,時而指點一兩句,有時還把主要旋律哼出來,然後讓他們譜曲。
一個小太監匆匆進來,在李承乾面前跪下,戰戰兢兢地道:“回稟太子殿下,許學士說他要在弘文館修史,不能來東宮聽用。”
“什麼?”
李承乾還沒有吭聲,坐在李承乾身後的趙節霍然站起,驚怒的看著跪在地上的小太監,不敢相信他說的話。
“許敬宗這狗東西也太捧高踩低了,太子殿下還沒怎麼著呢,他倒敢待慢了!”杜荷也憤憤不平地道。
李承乾緩緩起身,臉上已經陰出水來了。許敬宗這是公然打臉,一定會給一些大臣錯誤的訊號,以為他李承乾徹底完了。
就算李承乾經過這場風波沒事,他的威信也將受到極大的打擊,以後不管他能不能繼續做太子,辦起事來都將困難重重。
“太子殿下臣這就去把許敬宗拿來,聽侯您處置。”趙節漲紅了臉,想馬上去拿下許敬宗。
李承乾看一眼容易衝動趙節,心裡暗想這李承乾交都是什麼朋友啊?
“不,孤王親自去,擺駕弘文館。”李承乾心裡已想好了怎麼擺佈許敬宗了。
李承乾坐在軺車上,杜荷和趙節兩個騎著高頭大馬在兩邊保護,一行人就要從東宮的後門玄德門出去。
“停下!”李承乾看著玄德門想起來當年李建成就是從玄德門出去,然後在去皇宮的北門玄武入宮的路上被李世民截殺的。
“走正門,從今天開始把玄德門封了,沒有孤王的命令不準開啟。”李承乾說的斬釘截鐵,不容任何質疑,眾人只得按他吩咐調頭往東宮南門走。
皇太子的儀仗浩浩蕩蕩地來到弘文館,整個太極宮的南衙也就是宰相和史館都被驚動了。
這幾天整個京城都關注著東宮的動靜,尤其是今天清晨房玄齡帶來訓斥李承乾的口諭後,所有人都在猜測李承乾會怎麼應對。
許敬宗現在不敢去東宮,就是擔心後面李承乾做出什麼事情,沾到他身上。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李承乾還敢大張旗鼓地出來。
不管怎麼說都是受了皇帝的訓斥,一般這個時候不管有什麼事也要在東宮安靜幾天,表示自己的悔改之心。
李承乾不理別人怎麼想,坐在軺車上也不下去,停在弘文館門口靜靜看著從裡面出來迎接他一眾弘文館學士和直學士向他彎腰行禮,也不喊平身。
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道:“你們哪一個是許敬宗啊?”
一個五十多歲的瘦高老頭走出來,再次朝李承乾行一禮道:“臣是許敬宗。”
“聽說你人品不怎麼樣,但還有些才學,孤王本著使用的你長處,請去東宮幫著孤王排一齣戲劇,怎麼還不願意?”李承乾不急不緩地道。
眾人……
許敬宗此時腸子都悔青了,本以為找個藉口推託過去了,沒想到太子殿下竟然直接殺到弘文館。殺到弘文館就殺到弘文館吧,只是太子殿下你好好說一句話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