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元武坐在前廳之中,眉頭緊皺。
十五日之期已到,兩個弟弟卻並未歸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傍晚時分,陸續有斥候歸來,帶來了兩位王子的最新訊息。
皇元武第一時間召見了斥候,得知了兩個弟弟的訊息。
皇永寧,已經從帝都出來,此刻正在加緊時間往回趕,因已經錯過了和皇陽暉的約定之日,正快馬加鞭。
皇陽暉,已經收攏了絕大多數東王府子弟兵,此刻也正浩浩蕩蕩的趕回來。這次出征,皇元武千叮嚀萬囑咐,不讓皇陽暉輕舉妄動,他也是少見的聽話,當真將大隊人馬帶回來了。
得知了這些訊息,皇元武才鬆了一口氣,他心中不怕別的,就怕皇陽暉在收攏殘部的過程中,被其他幾方勢力盯上,上前一舉撲滅。也擔心皇永寧潛入帝都,被人發現,丟了性命。
現在得知兩人正在歸來,心中雖不解為何其他勢力沒有動作,但心中也是放心下來。
經過幾日的運作,餘生和肖一搏方面都傳來了好訊息。
餘生方面,收攏的退役官兵人數已達四萬人之重,此刻已進駐武興城,正在抓緊操練。
肖一搏則搬到了武興城,他收攏的高手,也達到千人,經過逐個排查,其中有問題的竟有百人之眾,此刻一邊幫著餘生運作官兵之事,一邊忙著審訊這百人左右的高手,也是焦頭爛額。
而皇元武手邊,除卻被葉觀帶走的兩千軍士,剩下的軍士只夠勘勘防守邊關,也無力抽出人手前去幫忙。
而葉觀,自幾日前帶著柳元和兩千軍士進入飛地,便了無音信,到現在也沒有絲毫動靜。
最近幾日的風平浪靜,讓皇元武心中很是不安,東王府如此大的動作,其餘己方勢力肯定看在眼中,卻並未出手阻撓,不知是何原因。
隨後,繁雜的軍務和瑣事便接踵而至,皇元武繼續處理日常事務,但心中旋繞的陰雲,卻始終沒有散去。
直到入夜,又一隊斥候歸來,前來拜見皇元武,這才帶來了前方的最新訊息。
己方勢力之所以沒空出手來阻礙東王府的動作,是因為其他幾王為爭優先進入帝都的權利,竟在帝都之前的萬里曠野上開戰了,這仗打的昏天暗地,又莫名其妙。
得知了這個訊息,皇元武眉頭緊皺,從訊息中,他分析出了為何他們沒空去管東王府,也並未進攻皇陽暉,現在他們是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管這些瑣事。但還有一層意思,這讓皇元武心煩意亂。
三王在帝都之前大打出手,三方混戰,爭奪進入帝都的權利。
那……東王和陛下,定是凶多吉少了。
皇元武眉頭緊皺,心緒飛轉,立刻從這條訊息中分析出幾個資訊。
一,內城已經被破,陛下和父王不是殉國,就是被擒,不過三王能大打出手,兩人的處境,更傾向於殉國。
二,既然三王爭奪進入帝都的優先權,那帝都中必然傳出了訊息,這訊息不知真假,但肯定和陛下殉國有關,不然幾方也不會紅了眼,放手拼殺。
三,楊勤此人,現狀不明,若他已經得了內城,這傳出來的訊息,多半是出於他的佈置,卻不知他用了什麼手段,讓三王勢力竟然真的相信先殺入帝都的人可正得大寶。
分析出了幾條資訊,皇元武情緒複雜。
基本可以確定的事,父王一定出事了,若父王還在,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而且有一件事皇元武沒弄清楚,既然東王府有二十萬子弟兵,並未戰死沙場,皇陽暉還能將他們收攏在一起。那以寧乙的手段,為何能讓父王被圍困內城,而且直至內城被破,仍不安排進攻呢。
想到這,皇元武只覺心思煩亂,訊息差不多已經明確,父王為何前往內城是個謎團,為何不帶兵保護帝都也是個謎團,而楊勤反叛,究竟是用了什麼方法,才能引的父王隻身前往內城,而外面一直與三王兵馬對峙的東王府子弟兵,又為何沒有救援。
這些都是皇元武想不通的事,若想解開這些,只能等皇陽暉和皇永寧二人歸來,還有寧乙,一定要問個清楚。
心思煩亂,皇元武有些在前廳坐不住了,站起身來,踱步出去,直出了東王府,在防禦工事附近,來回踱步,安靜心神。
此刻,已然入夜,滄瀾江的江水波濤洶湧,水浪撞在河堤的巨石之上,發出澎湃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