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天邊的雲被太陽染紅,一片安寧景象,令人神往。
此刻的東王府,悄無聲息。
除了皇元武的貼身侍衛和府內的僕從外,整個東王府區域,所剩的軍士,不足千人。大部分軍士還留守在城牆之上,觀察黑石大橋的動靜。留在駐地的軍士,所剩無幾,大多數還都身有傷病,未能跟隨部隊上前線的。
現在的東王府,絕對空虛,軍士悉數被調往前線拼殺,東王府境內,竟無可用之兵。這種情況自東王府建立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
皇元武,面無表情的坐在書房之中。門外,七名貼身護衛安靜的站著。這七人,算是現在東王府,最強戰力了。
前往北方支援的軍士,經過一日的疾行,此刻應該已經到了丘餘山天險,加入了防守陣營當中。北境歸降祈天多年,一直休養生息,若他們此次真的投入祈天的內亂之中,集結的軍隊,怕不在少數。
皇元武微微閉目,腦中卻在飛速運轉。
各方面都沒傳來訊息,在這個時候,沒有訊息,就是最好的訊息。
但一個謎團卻始終縈繞在皇元武的心頭,讓他感覺心中如同陰雲密佈。
到底是誰,有這麼大的勢力,能說的動飛地,請的動北境。一個是東王府早就征服過的地區,一個是東王府即將征服的地區,這兩個地區,都清晰的知道東王府實力的。他們能選了這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時間對東王府出手,要說背後沒人指使,皇元武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輕輕的把玩手中一枚青銅錢幣,皇元武思緒飛轉。
整個祈天,能有實力這樣做的,只有三個人,北王皇正初,南王皇良平,西王皇承弼。其中北王實力應該是最弱的,北方已無戰事,從祈天邊境到無盡海沿岸,現在也只剩下一個小國在苦苦支撐。當今陛下不止一次有意撤去北王府的爵位,但因為對這小國的戰事久久不能平息,這才遲遲沒動手,北王在皇宮之中也有自己的黨羽,自然知道了陛下有意撤去北王府的訊息,北王,應該是最恨當今陛下的。
南王皇良平,一直比較安分守己,南方地域距離中部荒漠和高原較近,地勢廣闊又無險可守,本就戰事不多,南方也並沒有太成型的國家,多是遊牧部落,進攻這樣的部落,沒什麼好處,故此南王雖打下了四王之中最大的疆土,卻也最不受寵,不能給帝國帶來人口的和稅收的實際增加,自然也不能獲得帝國的大力支援。南王已久無戰功,當今陛下又是新登基,怕他心中也早就有反意,只是實力不夠,一直隱忍。
至於西王。
皇元武想到西王皇承弼,心中就有些不悅。此人有些飛揚跋扈,性格乖張,喜怒無常。但卻是個不可多得的修煉天才,與皇元武本人差不多的年齡,此時已是武師級別的高手,加之西方縱深最廣,戰事不斷,也是除卻東王府外,最有實力的王府,此次三王叛亂,西王皇承弼,肯定脫不開干係。
然而帝國一直對西王安撫有加,各種資源也從未少過西王的,按理說,西王,應該是最不可能叛變的,作為三王之中實力最強的王府掌舵人,皇承弼又是因為什麼,非要造反呢……
有能力對東王府做這些事,又有能力佈置,好似所有的矛頭好似都指向了西王皇承弼,然皇元武左思右想,卻總覺得不太對勁。
東王府和西王府負責的邊境,橫跨整個祈天帝國,少說也有數萬裡之遙,如此長的距離,西王府是怎麼將東王府所有的動向瞭解的這麼清楚的,又是如何能聯絡上北境和飛地,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反戈一擊的。
這些都是皇元武分析不清楚的,在他看來,西王府雖然實力強橫,兵甲最多,但鞭長莫及。況且西王府距離祈天帝都最遠,戰線也拉的最長,若三王在帝都門前打起來,最吃虧的肯定是西王府,他哪裡還有餘力,來想東王府的事。
皇元武眉頭緊皺,基本排除了西王府的嫌疑。但之前警告皇元武的宗門大能,十有八九是西王府的手筆。西王府距離帝都最遠,但征服的地區宗門林立,皇承弼瞭解的宗門人士肯定極多,況且站在西王府的角度,讓東王府在一旁觀戰,是對他最有利的局面。
距離最遠,意味著補給線最長,若想取得正面戰場的優勢,那就要想辦法削弱其他幾方勢力,留著東王府,是上上之策。
如此,皇元武幾乎可以斷定,皇承弼,一定是之前讓高手警告自己的人,也只有他,有動機做這樣的事。
但這次東王府的危機,在如此緊要關頭,之前與北境和飛地大概都有聯絡的人。
皇元武手指飛動,青銅錢幣在指尖快速滑動。
“啪!”
皇元武將青銅錢幣拍在了桌上,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響,眼神微眯,一個人的形象,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北王,皇正初。
此人皇元武只見過一次,還是在先皇壽宴之上,當時皇元武和皇正初,也都是半大孩子,但在那個時候,皇元武對此人的印象,就及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