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到沙紹元手中的,是一封皇元武的親筆信。
信上提到,皇永寧和皇陽暉已然迴歸東王府,帶回了十七萬生力軍,得知飛地訊息之後,將用最短時間,由皇永寧帶領,進入飛地,協助沙紹元鞏固取得的戰果。
同時提醒沙紹元,將此等訊息傳遞到前線,送入葉觀手中,讓他做到心中有數。
至於飛地戰俘一事,皇元武命令沙紹元按照劉天養給出的方式看管,並確定不會有任何閃失。
一封傳遞訊息的信件,字數不多,卻讓沙紹元看的目露精芒。
東王府的軍隊,終於回來了。
得知皇永寧不日將會帶領東王府主力進駐飛地的訊息之後,沙紹元明顯覺得心中鬆了一口氣。
而此刻,收繳戰俘兵器一事,也已經進入尾聲了。
正如劉天養所說,他手下的四萬軍士,已然失去了戰鬥的意義,紛紛丟棄兵器,絲毫沒有反抗的意思。
收攏兵器的工作也進行的十分順利,後面派出的兩個大隊軍士,將大量的戰爭物資搬運回來,此刻就堆放在營地一角。
而敵軍的營寨,在沒有了其他聲音。外面守護的軍士,再沒得到沙紹元的命令之前,也沒有跨入敵軍營寨一步。
沙紹元站在城牆之上,看著遠處飛地軍士的營寨,目光微動,隨即轉身下令。片刻,便有四個大隊的軍士從營地中走出,直衝敵方營地而去。
隨即,沙紹元再次下令,一隊斥候,騎著戰馬,絕塵而去。
待到敵方營地邊緣,四個大隊軍士展開陣型,將營地整個圍攏,然後拿起隨身攜帶的兵器,開始挖掘營地周圍的草坪。
四萬降卒,無論對任何一支部隊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累贅。沙紹元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軍士去看管,即便對方已沒了兵器,且絲毫沒有反抗的意思。但沙場之事瞬息萬變,作為百戰老將,沙紹元定然不會冒這個險。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次日清晨,圍繞敵方營地,出現了一道兩丈寬,深多過兩丈的鴻溝。東王府軍士利用一夜時間,將整個敵方營寨,變成了一座孤島,只留下一條通路,而這條通路,被東王府黑甲鐵騎,堵得水洩不通。
之前沙紹元派人去問過劉天養,營地內的糧草足夠四萬人使用十日左右。如此,這樣的圍困方式雖然看起來有些笨,但卻不失為一種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經過一夜的折騰,飛地的四萬軍士,沒有任何動作,整個營地一片安靜,毫無生氣。
看到這種情形,沙紹元輕聲吐了一口氣。
披甲為軍,誰願意不戰而降呢?但這些飛地軍士,已然沒有了戰鬥的理由。
鬥氣潰散,士氣低沉,但卻並未有一人離營。
做完這一切,沙紹元感覺自己心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地了。剩下的,便是等待皇永寧的援軍和前方戰報。
沙紹元手中的三萬軍士,是萬萬不可離開黑石大橋的,若在此時離開,被飛地釜底抽薪,之前的努力,就全部付諸東流了。
看著天邊的一絲白色,沙紹元站在城牆之上,背靠城垛,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葉觀一行,部隊總人數進兩萬人,快速的出了天清城範圍,回到飛地的官道之上。
按照葉觀的指令,部隊前進的方向,直指丘昌城。但前進的速度卻並不太快,好似在等待什麼。
皇宇辰騎在戰馬之上,默默跟在葉觀身後,映著夕陽,走在飛地的官道上,心中有些疑惑。
按照他的估計,現在飛地的形勢已然十分明朗,整個飛地,能對東王府軍隊形成有效抵抗的,也只有申屠炎和田元白。出了天清城,應該立刻開拔,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丘昌城,打申屠炎一個措手不及。但出乎他的意料,部隊行進的不緊不慢,這讓他心中疑惑。
“葉城主。”身在軍中,皇宇辰也不能直呼葉觀為前輩:“為何這般行進,我們不是要用最快速度前往丘昌城嗎?”
這句話,同樣也是將領崔池想問的,按照他的想法,對於飛地,就應該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推進過去,管他那麼多彎彎繞。
葉觀聞言,回頭看了一眼皇宇辰,微微一笑道:“不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