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時,皇元武派出前往左右山脈之上的斥候也回來,山頭之上沒有伏兵,他們檢查的十分細緻。
得到這樣的訊息之後,皇元武反而更加遲疑,這關隘居然沒有任何人,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左右前後都沒有危險,他也不可能讓大軍在外面過夜,故此下令,前軍進入關隘之中,中軍和後軍留在山脈之外宿營,若有任何突發狀況,可相互策應。
厚重的關隘大門被開啟,皇元武帶領前軍五萬軍士,徐徐走入了關隘之中。
這是一座建立在山脈之中的小城,平日裡沒有百姓,只有守衛關隘計程車兵。地方不大,但駐紮五萬軍士,還是綽綽有餘。
進入關隘之後,皇元武並未立刻下令紮營,他策馬巡視了整個關隘,在發現真的沒有任何問題之後,才下令全員在廣場之上紮營,並命令全員不可卸甲,原地休息。
翻身下馬之後,皇元武在貼身侍衛的簇擁下,進入了關隘的府邸之中。
這裡的設施十分簡陋,當然和王府不能比,但也算齊全。關隘的四周分部的房屋,大多是給守備軍士使用的,除卻寢房外,其餘的房屋用來囤積糧草和設施。以前透過關隘,皇元武一直沒有機會仔細查探,現在進入這裡檢視之後,他發現,這座關隘修建的房屋住所,足夠五千至八千軍士長期駐紮,也就是說,之前這座關隘之中,至少有五千軍士防守。
中間的府邸明顯是給將領使用的,皇元武進入府邸之後,仔細的檢視了裡面的情況。桌上沒有塵土,所有的物品都擺放整齊,這說明這裡防守的軍
士撤離的時候並不慌亂,有條不紊,應該是接到了明確的命令,而且有時間準備。
文件庫中已沒有任何檔案,應是撤離的時候一同帶走了。
經過一番探查之後,皇元武確定,這裡沒有任何危險,只是一座空城,空的幾乎不能再空了。
戰鬥物資和糧草,所剩極少,被擺放在一旁的庫房之中,城頭之上也有商量的弓弩滾石,但相對於守城來說,這些東西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對於這個現象,皇元武心中疑問愈發的大了起來,他將自己的頭盔脫下,放在一旁的桌子上,讓他貼身的護衛外面等候,而自己則坐在將軍府邸的正廳之中,眉頭緊皺。
在行軍的過程中,前方的斥候一直不停的傳回訊息,但卻從來沒發現這關隘之中已經空了。帝都現在還沒發生太大的變化,皇正初的部隊還在帝都之外,沒有開入帝都之中。如果按照這個訊息來分析,現在無論是新帝還是楊勤,都沒有更大的心力來管邊關關隘的事情,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關隘的守將絕對不會輕易離開關隘。越是風雨變換的時候,他們越應該守好邊關。
能夠讓他們從容撤離的,絕對是一道明確的命令,而且這命令一定是皇帝發出的,如果不是這樣,這裡絕對不可能是一座空城。
事情好像發生了一些未知的變化。皇元武皺著眉頭去想。
第一道關隘出現空城的現象,這應該是帝都知道了東王府行軍的訊息之後做出的改變,但他們為何要將關隘清空呢?難道是誘惑東王府進軍?
按照這個思路去想,皇元武發現不對,如果是誘惑東王府深入,而後想辦法將東王府軍隊全員殲滅,這裡應還是原本的樣子,不會有什麼變化,有了變化,自己必然心中生疑,也必然影響行軍速度。
隨後,一個想法忽然出現在皇元武的腦中,靈光一閃,他隨即站起身,大步走出府邸,找來前軍的幾位將領,下達瞭如下命令。
命令左右山脈之上,立刻各派駐兩個大隊,順著峽谷的方向向前行進,摸清左右山脈之上的情況,並迅速回報,如果發現伏兵,不得戀戰,快速退回。
關隘之中的部隊將前後城牆佔據,各派出兩個大隊值守,一旦發現有任何可疑人員,可先斬後奏。
派出一隊軍士,沿著官路繼續向前,探查前方關隘的情況,如何現在情況相同,立刻來報。
中軍後軍集結在一處,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準備出動。
皇元武的幾道命令傳出,全軍立刻開始動作起來。皇元武本人則回到了府邸之中,坐在前廳的椅子上,深邃的眸子之中,跳動著精芒。
他忽然意識到,帝都的這種動作,很可能是為了拖延東王府行軍的速度。
東王府方向進入帝都只有這一條官路可通行大軍,這裡本身就易守難攻,所有進入的將領都會格外小心。現在這裡出現了空城,必然會讓率軍的將領心中更加生疑,拖延行軍的速度。
如此一來,透過這山脈之中的層層關隘必然要耗費大量時間,與此同時,帝都方向,肯定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事情一旦發生,即便東王府大軍到達了帝都,可能也無濟於事了。
皇元武目中閃爍著精芒,這必然是楊勤的詭計,他和皇正初之間,肯定有什麼事情,將在最近的幾日之內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