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這麼一說,怎麼感覺這麼簡單?”莊樂賢撓了撓頭,對皇宇辰道:“他費這麼大力氣,就為了這些?”
“你可能並沒有在帝國長期的生活過。”皇宇辰看看莊樂賢,輕嘆一口氣,道:“如果你是帝國的官員,又是一城之主,怕是就明白他的心境了。”
“在帝國的官僚體系之中,想向上爬,難於登天,他可能這一生最風光的時候,就是做一個明遠城的城主。”
“這聽起來好似也不錯,但你要知道,明遠城只是帝國邊疆行省裡邊的一座城池,並不算是很大的城池,這樣的城主,在帝國數不勝數。”
“若掄起級別來,去了帝都,他怕是還沒有帝都的一個亭長權利大。”
“而正常的晉升之路,要麼進入帝都做京官,做過幾任之後調離,成一方大員,要麼就在帝都之外一步一步向上爬。”
“城主之上有府臺,府臺之上有州鎮,州鎮之上還有行省長官,這一級一級的向上行,不知道要爬多久。”
“但如果在亂世,他拿下了其他很多城池,若帝國崛起,他可以說他是幫帝國平叛,收復了多少失地,帝國自然會給他獎勵。”
“若帝國羸弱有被滅風險,他就能依靠自己手中的城池有更大的話語權,無論加入任何一方,所獲得的好處也是他現在一個城主不能想象的。”
“故此,這一類人,不會有太大的理想,他們想的也只會是這個方向。”
“所以,我說等他們集結在一起,只要我出現亮出聖旨,在生命受到威脅的前提下,師飛和他手下的部眾一定會歸降。”
“真的拿命去賭,他城主師飛,肯定不是這樣的人。”
皇宇辰一口氣說完,聽得一旁的莊樂賢有些發愣。
半晌之後,莊樂賢才看著皇宇辰,道:“沒想到你小子想了這麼多,怪不得這麼著急出城。”
“當聽到明遠城師飛的時候,我就開始琢磨了,只是手上的情報太少,當初這個結論我還無法下。”
皇宇辰輕笑道:“昨日你審問範遼,從他口中我大概明白了明遠城的構造,邊疆之中,那明遠城算是十分繁盛,有很多其他城池都沒有的好去處。”
“而師飛作為這樣城池的城主,他的心境,我大概就能明白一二。”
“亂世之中,不進則退,他如果想保證自己之前的奢靡生活,就一定要集結勢力擴張地盤,不然等著他的,一定是被滅的下場。”
“你自己想想,如果現在師飛不集結兵力對西王府動手,後面等待他的,是什麼後果?”
莊樂賢聞言皺眉,道:“階下之囚?”
“怕不會比這個好了。”皇宇辰道:“也正是因為如此,師飛才會詳盡辦法在附近籠絡軍士擴張自己勢力,又今早的和西王府開戰。”
“如果他失敗了,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死路一條。”
“你要知道,三王之亂的時候,西王府距離帝都最遠,他們的軍隊是如何到達帝都的?”
莊樂賢聞言,立刻明白了皇宇辰要說什麼,道:“這是新賬舊賬一起算了?”
“不光西王府要找他算賬,帝國遲早也要找他算賬的。”皇宇辰道:“所以在他的位置上,現在若不做些什麼,死的一定會很難看。”
“其實不光是他,之前三王之亂中所有的行省官員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眼睜睜的看著三王集結在帝都,逼迫當初陛下自裁,這在帝國法律之中是絕對不允許的。”
“現在我大哥才剛剛登基不久,百廢待興,若不趁著這個時候多給自己撈些功績,一旦帝國開始清算,你以為這些人那個跑的了?”
“所以,現在帝國的動.亂,大體是因為如此,他們一是為了自保,而是看看這事情到底能發展成什麼樣子。”
“如果帝國再次崛起,他們就會臣服,但臣服之前,也一定要有保命的手段。”
“如果帝國萎靡不振,其中必然會有人貪圖神器,彼此爭鬥。亂世之中,只有手中的人口和城池才是硬通貨。”
“故此,現在帝國風起雲湧好似四處都亂套了,其實他們遵循的就是這個道理。”
近幾日,皇宇辰結合之前發生的所有事,將這些帝國行省官員的心思摸的很透,不管他們是如何做的,他們心中的想法大體脫離不了皇宇辰說的這個意思。
亂世之中,首先是要自保,對他人的攻伐,也正是如此。
大城吃小城,小城吃村鎮,村鎮則自生自滅。
皇宇辰當初進入赤虹山,看到很多村鎮十室九空,就已經猜到了這個方向。
只是,現在全國範圍內的反叛和戰亂還沒有開始,他要敢在這之前平息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