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涼風、秋意依舊。
於十二日後,正午。
在一片方圓數里、其高百餘丈的光明頂山崖下。
此時,好似不久前剛發生了一場不下萬人的廝殺。山下附近遍地殘肢,血腥瀰漫,死屍萬餘,更是許多未死的江湖人士氣息微弱,垂死哀嚎。
而也隨著‘嘩啦’馬踏縱過,在他們不遠方的土路上,趙舟率領千騎止步於此,駐馬無聲,遙望前方不過近尺的‘沙場’之景。
“六大派的人雖然已經蹬上了山,但這圍剿一事應是還未落下。”
趙舟回望附近,瞧見六大派與光明頂、日月神教的旗幟傾到血泊,染得鮮紅。尤其,地上多有蟲蟻,攀爬鑽去,咀嚼著遍地死屍,就知道這場圍剿之戰還未結束。
因為哪怕六大派與光明等人就算不怕此地發生瘟疫,但在‘人道’的情況下,也總會有人來收斂屍體,不會讓曾經的師門親人,暴屍荒野,落為野獸蟲蟻餐食。
不然。如若沒有斂死人的屍,只會寒了生人的心。
同樣,事實上也與趙舟想的差不多。
這幾個月來,六大派為了剷除‘邪教’,便早早整裝其發,於十日前圍上了光明頂,又耗時九日長短,攻山了山頂。
如今,他們正在光明頂的大練武場上,和兩個邪教對持不下,一日來多有勝負。
而這次也是趙舟真來的巧了,正好趕上這些邪魔外道相互殘殺。
此時幾方兩萬多人,現在也只剩下了不到兩千餘。
不過,這些六大派也是怕自己門派空虛,被‘某些人’鑽了空子。繼而他們這次前來剿滅明教的眾人中卻沒有一位半步宗師。
但也多是地榜上的高手,前來助拳撐場面。
“聽其峰頂有隱隱呼喝聲,看來此戰一事還未來的太晚,反而算是佔了漁翁便宜。”
光明頂山下。
趙舟思索著,正準備對身後千騎下令‘讓他們封了這片山峰、不放走任何一人’的時候,卻回望了一下這數里方圓的山峰,想了想,覺得這些忠心禁衛若是分開,定然圍攏不圓。
若是再單獨碰上苟延殘喘的邪教中人,說不得會有所損傷,有些不值。還不如讓他們分出千人隨自己上山,體現出‘朝廷正三品巡察使’的牌面。
一邊讓他們百人站在一起,守著這處寬丈許有餘的山口。
尤其。
趙舟在三國二十多年,深諳官場之道,懂得在聖上面前場面話該說是說,可到做事的時候得千變萬化,不可能就一句話定死章程,傷了本可以避免災禍的‘自己人’。
“按照聖上的意思,此戰一結,禁衛應該全歸我麾下,本就是我趙舟的人。而如今我定然要完完全全把他們帶回去,不僅保全了巡察府的底蘊,並且還能顯出我趙舟的實力,讓聖上更加‘安心’。”
“到時。踏入大內禁衛、再晉升‘九門提督’的路子就有了眉目。”
趙舟思索幾息,歸納一下,向著身後只有戰馬低鳴的千騎道,
“你分出百人,圍了光明頂此處的山路,莫放走下山之人。而若是見了高手,能避則避,可莫為了那些魔道中人,害了自己的性命。”
趙舟發號施令,好似一位平易近人的將軍,讓留下的百名禁衛有可為,有可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