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小事出發,教洪易練武,看看洪玄機的有什麼變化反應。’趙舟念至於此,把計劃推演的七七八八,就等搭上關係,慢慢進展。
‘御林軍還缺個總教頭的人選..’而乾帝楊盤拿了金榜,心裡已經大約摸定下了趙舟的官職一事。
可謂是非常信任的按在了‘大內’。
但是楊盤又看到眾大臣都在,如今也沒明說,反倒是隨意言道幾句,‘打發’了眾臣,便讓洪玄機跟他去往了偏殿,看似要和心腹洪玄機再確定一點趙舟的事情。
“恭送聖上!”眾大臣看到聖上散朝,齊齊捧手一禮。
也再得楊盤離去。
先前對趙舟所言所說有共鳴的大臣,這時就走到了趙舟的旁邊,邊聊邊一同出了正殿。
“恭喜狀元郎!”這些大臣滿臉笑容,話落還各自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姓名、官位。渾然把只有狀元身份,但卻沒有官職在身的趙舟當成了‘同輩的同僚’,言語中也多有結交之意。
這也是因為趙舟不僅是‘金科狀元’,還是一名氣血純陽的‘武聖!’
那麼在他們想來,能文能武的趙舟,將來官職肯定不會低!
說不定大乾朝堂內還會再出一個‘武侯!’
於此,眾大臣不管是為了什麼,能多交一個‘有文有武有前途’的好友,都是隻佔便宜不吃虧的事,又是何樂而不為?
而大臣們也是這般想著。
其中一位姓張的大人,還向著趙舟追捧了一句道:“狀元郎文武雙全,應該是喚為‘文武狀元’才是!”
“張大人所言有理!”其餘大臣紛紛點頭,感覺此言不虛,或者說是非常適合!
“張大人抬愛了。”但是趙舟卻未在意眾大臣的追捧,反而一板一眼,拱手回禮道:“趙舟如今考的是文狀元,哪有‘武’之一字。”
“是狀元郎謙讓了!我等可是親眼看到了狀元郎的氣血如龍!”眾大臣看到趙舟如此‘古板’,好似古時先賢之風,頓時心裡面更加起了結交趙舟的意思。
同樣,趙舟和他們言言道道這麼多,並且還拿出‘古板’的做派,其實也是想與眾大臣產生‘共鳴’。
這樣自己入得朝廷為官,有十來位‘性格相同’的高官幫襯,也致使自己不容易被‘彈劾’。
而這也是趙舟的‘計劃’與‘為官之道’的第一步。
【先揣摩他人心思,繼而趁機融入朝堂內部,打好一些‘底子’。萬一等將來做生意做出人命了,還會有人過來幫襯自己】
可是,那些不待見趙舟的大臣們,看到趙舟這邊聊的開心,不時還有笑聲傳來,倒是心裡暗哼了一聲,拂袖離去。
不過。
趙舟六識聽聞了這些人的想法變化,但又因為最終目的不相同,卻是沒什麼感想。
換句話來說。
趙舟還是很講道理規矩,只要他們不影響自己的生意,那就是井水不犯河水。他走他的橋,自己鋪自己的路。
而趙舟這般想著,和諸位大臣聊著下了臺階,亦是見到那些還在等候殿試的考生們。
“老師..”他們行了個弟子禮。
並且他們如今還不知道狀元位已經落下,反而以為這麼多大臣們特意過來,是專程傳喚他們去殿試的。
只是,這時的李副考卻上前幾步,再向著諸位考生拱手一禮,打散了他們的希望道:“科舉已落,諸位請回吧。”
李副考話落客氣一捧手,對待有學問的人都是這般模樣。
但他也精通為人之道,沒有把什麼‘狀元位已定’、‘你們已經沒有機會了,哈哈哈’的這些傷人的話說出來。
“學生們告退..”
而然,眾考生雖然沒聽到什麼傷人的話,可還是有些失望,感覺一身抱負還沒有施展。
於是,他們答了一句,又相視幾眼,其中就有兩人略有些酸溜溜、或者嫉妒的心思,向著趙舟賀道:“恭喜狀元郎!”
“諸位同窗共勉。”趙舟盡皆回禮,也沒在意這兩人心中所想,而是像是自己僥倖般道:“是趙舟先走了一步,才得狀元位。”
“是狀元郎謙讓了..”其中一位嫉妒的考生看到趙舟如此謙和,倒是沒覺得自己的文采是真的勝於趙舟,反倒是心下慚愧,覺得自己的德行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