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六十二章:兩個老古董

前十名學會背誦校規的學生,每人將獲得一個金幣的獎學金;前十名能將校規默寫下來的,每人兩個金幣!很刺激了,這些小屁孩的母親,要花費一到兩個月才能賺取一個金幣的收入。

除此之外,每年還有十一人可以獲得兩個金幣的獎學金:五個人看學業,學生們自選三人,三位教師每人指定一人。他們的學業分為三個部分:漢字,結業要求是能用清晰明白的話語講述一件臨時指定的事情。字數過千,錯別字不得超過三個;數學,能使用加減乘除進行千位以內的換算;音樂、美術、體育任選一樣進行選修。

小石城的學校被稱為小石城小學,學制三年,學生畢業後,由城主包乾進行為期一年的職業學習,在其自選職業中進行學徒培訓,有薪水。

學業成績不足以畢業的,必須進行一年的重讀。這是需要繳費的!城主可以墊付學費,但學生必須在能夠工作之後為城主工作來償還債務。

“以上種種,學校都將以文字的形式送交你們的父母,確保他們不會反對。現在請同學們提問。我可以回答你們關於學校的任何問題。”

托里洪站起來:“城主,我聽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為什麼願意花錢供養我們上學?”

“一個有知識的人,可以用兩三年的時間學會放牧數百上千頭牛羊。沒有知識的人,則要從現在開始學習超過十年。有知識的人,多半會比沒有知識的人更能做事,並且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希望你們學會這些本事後,能在小石城工作。當然,七劍絕不會強迫大家為小石城工作。”

“如果我學成了,跑到西且彌或者十三國給別的巴依、城主工作。七劍會不會阻攔?”

“不會。這是因為我們沒能把你教好,讓你明白事理。你在家中幫助母親照料小羊羔,希望小羊長大後能剪到羊毛;照料馬駒,等馬駒長大,可以騎馬牧羊、喝到馬奶。我給你們學習的機會,自然希望你們長大後能為了小石城工作。但希望僅僅是希望,我是城主,幫助城邦的居民成為有用的人,是我的義務。教導你們成為正直善良誠信的人,則是小石城的責任。我的義務不能妨害這個城市的責任,所以,七劍在你們長大成ren後,不會剝奪你們選擇的權利。”

“城主此言差矣!”一人自市政廳外方步踏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城主把自己的仁慈拿來傷害學生的道義,此為邀名取利之舉,不合聖人教化萬民之道!”

暮光子爵定睛看去,這人寬袍廣袖,綸巾束髮,三縷長鬚飄飄然,進了大門,在門內向自己一揖:“董民珠,廣川仲舒公後人,聞道小石城暮光子爵辦學,特地前來,願為學衙灑掃,助城主辦學一臂之力。”

蘇老大心裡冒出四個字兒來:滾犢子你!老子辦學雖然沒花費多少金幣,但是打仗、建城、想方設法結好睦鄰,要是沒有這一百多個戰爭遺孤,花再多金幣這學校也辦不起來——非常艱難的,你特喵的現在跑來摘桃子?大頭巾教出來的子弟,我可能覺得好用嗎?把現場的幾個七劍核心和三位老師、名門寶貝組起:“大家覺得這人有用嗎?”

名門寶貝:“董仲舒的後人,大儒啊!這樣的人來幫咱們辦學,對於提高小石城的教學質量和城市知名度有很大好處的。”

李磊不同意:“儒家學說早就過時了!”

三塊石頭意見相同:這人不能要!七劍辦學的目的,肯定是要對這些學生施加影響。你一個儒生過來,往後的整個教學計劃都得調整。而且這些人學些之乎者也,能對小石城產生多大的貢獻?鞏固暮光子爵的統治?屁用不頂!

看來大家意見一致。暮光老大轉向董民珠:“原來是董公後人,失敬失敬。若是先生參與辦學,不知先生打算如何教育這些孩子?”

董民珠秉承先學,知道一個城主想要控制轄區百姓,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辦學:“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說得好聽!先聖孔子,倒是基本上是如此做事的。到了另祖,就憑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令漢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你可知道,孔子之行,合於大道。到了令祖,儒家學說已經自甘墮落,流於下乘。從行於大道,變成御民之術。道與術,相差幾存天壤之別!”

董民珠本以為憑著自己的家學淵源,到這樣一個邊陲小城來傳播儒學,是城主求之不得的事情,哪裡想得到人家根本不鳥他?鬍子都被氣的翹起來了:“豎子敢爾!一個區區子爵,臧否先賢,你就不怕天打雷劈嗎?”

天打我沒見過,雷劈倒是知道很多——只是多半都是我劈別人!暮光子爵抬手,掌中露出一顆深諳雷珠:“你可見過雷劈?要不要我給你演示一番?”

和暮光子爵的許多對手一樣,董民珠也以為這顆雷珠不過是‘法寶’一類東西,他完全不怕:“吾人久養浩然正氣,雖不可用來殺敵傷人,偏偏不怕你這些邪魔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