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賈西貝的學舌當中知道她對六皇子印象不好,候丹若要是嫁他可惜了。
公主府裡,常華縣主正給平武公主哭訴。
平武公主一臉黑,她格外瞅不上六皇子的母妃寧妃,因為孃家是西昌府大族,進宮就封為美人,後生了六皇子一步步升為寧妃。
六皇子作為最小皇子頗得皇上寵愛,寧妃也知上面幾個皇子,太子嫡長子十歲了,自己兒子將來就是像慶王爺那樣的閒散王爺,對這個兒子要求不高,也是怎麼心疼怎麼來。
六皇子算是溺愛長大的熊孩子,中二可比熊孩子強多了。
平武公主瞅不上寧妃,是一次寧妃拿兒子和慶王爺比,話裡又帶出她比成宗太妃出身高,成宗太妃再得寵生了一兒一女,成宗皇帝在世也沒給太妃封為妃子,只是個嬪。
雖然是關起門來和她孃家表妹說的,可隔牆有耳,傳到平武公主耳裡,不是那陣吳長亮生病,平武公主就要衝到宮裡教訓寧妃。
而這次,六皇子看中候丹若,那可是平武公主親表嫂孃家人。
候丹若來京後,跟著母親拜訪了一些人家,又隨母親進宮給皇后請安。
瀏陽郡王是皇上嫡親皇叔,已經過世,皇后和郡王妃一直有來往,所以對常華縣主也親熱。
候丹若和九公主年齡相仿,一見如故,彼此相交。
可不知怎麼六皇子見到了候丹若,驚為天人,回去就鬧著寧妃要娶候丹若。
六皇子不僅磨纏母妃,對外放話要娶候丹若,一天之內傳開了。
而常華縣主回京是為了女兒婚事,但是有眉頭的人家。
侯秉岫的父親在世時在工部任職,有個同僚,唐家,兩家交好,所以侯秉岫和唐沭陽的父親唐堰文從小一起玩到大。
唐堰文如今在詹事府右春坊任職,只是個從六品的右贊善,算是個閒職,但歸屬太子門下。
兩家心照不宣,唐沭陽和候丹若見了面彼此點頭後,常華縣主和唐夫人才開始商量婚事。
還沒公開,就來了這一出,這會讓唐家為難,常華縣主氣的在家砸了茶壺,安慰了女兒,直接來找平武公主。
常華縣主只有一女,她自己和夫婿感情和美,自然希望女兒嫁的好,這個好不是說門第多高,而是差不多的門第,女婿要好,女兒也得相中。
唐家是侯秉岫建議的,多年來兩家來往不斷,常華縣主每次回京都會去唐家,對唐沭陽也中意,只不過等孩子大了後看看如何。如果沒問題就定下。
唐沭陽長相隨了他父親,相貌堂堂,舉止也斯文,談吐得體。
常華縣主又打聽了下,夫家表姑母賈侯氏對唐沭陽讚不絕口,所以問過女兒後準備定下。
半中間插了六皇子,他這麼一嚷嚷,唐家怎麼想?女子名聲最重要,難道帶著女兒灰溜溜回江南找婆家?將來他們回京女兒怎麼辦?
就是讓女兒出家都不能嫁給六皇子,不僅是看不上六皇子,她們侯家賈家甚至平武公主的駙馬吳家都是太子營地的,而寧妃卻投靠了大皇子的母妃淑妃,把她表妹嫁給淑妃的孃家人。
常華縣主更加會多想寧妃是用兒子婚事來拉攏侯家。
平武公主聽了常華縣主的哭訴,沉思一二,如今她不再是年輕莽撞不知事的年齡,跟著駙馬幾十年,多少知道朝局和各府姻親複雜關係。
“你先別急,看唐傢什麼反應,唐家要是縮頭等你來處理,這個親不結也罷,另外找一家,你放心,我敢說這話就敢給你做主。”
常華縣主喜出望外,她何嘗不知,來公主府就是想讓平武公主出面,唐家不成了還能另外找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