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桂確實是有心去找的鳳仙花,她借住親戚家,沒法邀請,冒然上門太唐突,就收集了花瓣給吳家二奶奶和賈北石送過去。
人與人熟悉得常來常往,她就記得祖母給她說,見人有難伸把手,平時沒事常來往,誠心對誠心,千萬別對人用你時臉朝前,不用臉朝後。
不熟悉吳家二奶奶,認識的人對她不是很瞭解,只有唐舒月說起她一臉的敬佩,更加引起霍英桂的好奇心,決定想法結交她。
霍英桂自那天二公主說要給哥哥做媒,她就打聽了二公主一家,還有她說的王老太太戚氏。
知道戚氏的孃家兄弟有望刑部尚書,還有和二公主一子一女差不多年齡的戚家嫡出的戚耀成和戚桂珠,霍英桂知道二公主想給兒女謀戚家的婚事。
難怪要把唐舒月趕緊嫁出去,還要嫁的遠遠的。
確實,二公主是打算讓兒子娶戚家的戚桂珠,實在不行,就把女兒王薈香嫁過去。
二公主嫁給王家並不是十分滿意,可是她喜歡的人有了家室,還給了她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恨的她啥時想起啥時恨。
等兒女大了,才收心要好好給兒女尋個好親事。
兒子要是看中另外的家世差不多的小娘子,或許她會考慮,偏偏是那個人的,二公主覺得羞辱的往事湧上來。
有時想,就把唐家的娶進來,以後日日折磨她。但兒子只有一個,不能把兒子的婚事當自己的洩憤,也不能自己天天看著唐家的女兒,那也是折磨自己。
王戚氏聽了兒媳說的做媒,她不管媳婦心裡打什麼主意,她自己也是不願孫子娶唐家小娘子。
倒不是唐家不好,因為兒媳那點心思她也知道,沒必要娶個鬧的家宅不寧的孫媳進來。
所以,就當順了媳婦的意,去找了唐家老夫人。
唐家老夫人詫異,但也給兒子說了王老夫人做媒的事。
唐舒月的父親唐堰文沒有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只是說想想。
第二天霍英凱去見了唐堰文,求娶唐家娘子。並說了二公主主動以親戚關係見了他們兄妹,提出做媒。
霍英凱誠懇說自己對唐舒月愛慕,一生不負,夫妻二人白頭到老。
唐堰文一句沒有問他,只是讓他回去。
霍英凱忐忑不安的走了。
唐堰文叫來女兒,沒提婚事,只是詢問霍家兄妹的事,見女兒臉紅了,不安的看向父親。
“月兒,你也大了,該許親事,你對你的婚事如何想?”
唐舒月回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兒聽爹孃的。”
“那爹孃聽你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