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誰都忽略了他,就是自己在女兒外出,有一種不祥預感,也沒往宮變方面去想。
朝廷內外一片安穩,皇上沒多大魄力,也沒多大本事,大皇子更別提,小心眼,鬧出幾個事也是貽笑大方,沒有能動根本的大事。
所有人都忽略了這兩個沒多大頭腦的父子倆。
賈老太妃並不慌亂,因為她覺得如果讓這父子倆成事,那就太可笑了。
她跟在晚年的成宗帝身旁多年是成宗帝老了,可並不糊塗,處理朝政清清楚楚,成宗帝說,他不求長生不老,再給他二十年,一定把大陳國帶向更加昌盛。
大臣是死都不願意換太子,已經有撞柱身亡的忠臣,兩下僵著。
一些運到京裡的糧食,慶王爺是想方設法運進來,偷著派人每家送點,免得去搶糧了糧價更高。
高家陶家也亂了,兩個小娘子進宮就沒音了,江氏抓著老爺嚇得直哭,高文林有史以來第一次訓斥太太,說哭有什麼用,好好把家看好,孩子照顧好。
高翠害怕有人針對高家,和兄弟商量,把陽榮和天意送到魯國公府,她讓弟妹守著家,自己天天穿成下人衣服,專門收拾的邋里邋遢,出去打探宮裡訊息。
花三郎也不管守孝不守孝了,和陳冬青唐沭陽碰頭,去見五皇子。
五皇子無奈,他也進不去宮。
花三郎去見六皇子,寧妃可是和淑妃一夥的。
六皇子成親後,寧妃還在宮裡,他不放心,進去看母妃,寧妃也嚇死了,她雖然和淑妃結交,可沒多餘的心思,無非是皇后總針對她,她找個同盟罷了。
寧妃再三囑咐六皇子呆在府裡別出來,別多事也別惹事。
六皇子本來就是沒主意混日子的皇子,將來的目標也是當個吃喝玩樂的王爺也好,郡王也好,遇到這麼大事,哪裡有主意,聽母妃的沒錯。
更何況成親後,每天要和霍英桂鬥智鬥勇滾炕,沒有精力想別的。
可他不想,霍英桂想,出這麼大事,正好是表現站隊的時候,她霍家可是現在太子這邊,也不是,是現在正統規矩上,這會大皇子做的事,是大逆不道。
原本別人就以為寧妃母子和大皇子是一隊的,你縮頭不理,大皇子成了跟著享福,大皇子不成,還繼續當享福皇子。
哪有這麼好的事
花三郎他們走後,霍英桂是把六皇子一頓揍,自己親手動手,說將來萬一有事性命不保,先出了這口氣再說。
六皇子被打的滿屋子抱頭鼠竄,然後傷痕累累的躺著聽霍英桂給他講道理。
說你要是大皇子和太子,對這個有事躲起來的兄弟會如何
問他二選一,必須選一個,六皇子不選,說將來誰成事大不了去給誰賠罪,誰能拿他如何
霍英桂說她肚裡如果有了,她可不讓兒子出來就沒命,有了就落了他,免得來到世上受苦。
六皇子急了,倆人爭執,無法,叫來陳冬青問,因為外人知道,阜陽郡王前十幾年來和大皇子也有聯絡。
陳冬青斬釘截鐵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破了規矩那就是不對,他站對的那一方,他阜陽郡王府也現在對的那一方。
還說了郡王府把所有存糧都給了慶王爺又好動員親戚們拿出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