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大長公主回去後,和駙馬說母妃已經出宮,並且說了太子妃人選的事。
雖然駙馬也沒有想到是陶家,知道後贊成道:“陶家不錯,有之前的聲望,以前陶翰林的學生在朝廷的不少,陶家因為這些年的事兒,沒有什麼親戚來往,正好,以後不會有外戚參與,不會發生外戚做大之事。陶老太太老了,可將來有豐源頂上,她可是皇上親妹妹。這才是皇上同意的緣由。”
平武大長公主也想到了這一層,那會兒在弟弟王府她沒有說出來罷了。
皇家怎麼可能因為太子喜歡而定下,必定會前前後後衡量過了才能考慮,母妃昨天沒說自然有她的考量。
當天下午,吳長亮突然回來了,風塵僕僕。
到了家先去榮禧堂,平武激動,慌得站起來拉起給她跪下磕頭的吳長亮。
“快起來,怎麼沒捎個信?累壞了吧。”
拉起兒子坐下,看著吳長亮臉曬的發紅,最近幾天都是大太陽,這一路趕回來,嘴都乾裂。
“周嬤嬤,上茶,不要太燙。”
“娘,不渴。”
“咋不渴?嘴都裂皮了,身子可好?有沒有生病?”
摸著兒子手上的老繭,平武心疼壞了,手上不僅有老繭,指甲裂了縫,食指起了皮。
“娘,沒事,今天趕了點,歇兩天就好了。”
周嬤嬤端了茶進來,平武親自接過,吳長亮站起從母親手裡接過茶,一口喝完。
“慢點喝,別……”
剛想說別噎著,忙收住,下人又端來一杯,這會吳長亮慢慢喝了。
“家裡都好,以後路上慢點走,別那麼著急,累了就歇會,先給家裡捎個信,你爹也惦記你。兆娘也好,對了,你外婆今天搬到你舅父那,明天我們去請安。娘不和你多說,回去洗個澡,換了衣服睡一覺,晚上來娘這裡吃飯。”
吳長亮起身,行了禮準備出去,平武又叮囑一聲:“吃點東西再睡。”
“好。”
平武在門框看著兒子疾步匆匆的背影,步伐矯健。
知道兒子這麼著急趕回來,還有三天就是二十八,成親一年。
兒子十九了,別人家有的十五六歲,就算沒成親屋裡有了伺候人,可自己的兒子就像那青澀的毛桃,如今成熟的泛了紅。
真好。
這樣的日子真好,雖然擔心在外忙事的兒子,這種擔心和以前的那種擔心是不一樣。
兒子變的和以前不一樣,可這種不一樣是平武多年的期盼,她期盼兒子健健康康,和普通家男子一樣,娶妻生子。
明年的這會,就能抱上一個孫子,孫女也好,這輩子再無可操心的事兒了。
高兆看到急匆匆進門的吳長亮,欣喜的從炕上跳下來撲上去。
兩人緊緊抱住。
這是成親以來頭一回分開這麼久,高兆摸著他的臉,掂起腳尖貼上去。
好一會分開後,高兆問道:“餓不餓?先吃點東西,我讓人打點熱水進來,泡個澡換了衣服再說。”
走出去拉開門,見下人已經準備好,有端茶的,端飯菜的,端水盆的。
高兆親自給吳長亮洗手,用棉帕細細擦乾,拉著她坐下。
“先喝碗熱湯。”
“我不餓。”
“不餓也要多少吃點,我讓他們準備泡澡的藥材,一會讓陶喜好好給亮哥鬆鬆骨。”
吳長亮拉著要起來的高兆,“兆妹陪我吃點。”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