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安排好了,今天倆人好好吃了一頓,晚上讓客棧準備了鍋子在屋裡邊吃邊聊。
能和倪思才一起來,高陽榮在書院和他聊得來,怎麼說哪,倪思才是文人子弟,修養好,心腸軟,剛開始以為高陽榮是窮家子弟,時不時的請他吃飯。
高陽榮也會回請他,倪思才知道高陽榮有時去抄書,就不讓他請客,高陽榮會從家裡帶來食物給他,因為發現他比較愛吃。
還帶他回家吃過飯,倪思才見高家住在柳樹巷,不算窮呀,沒多問。
至於其他倪思才不知,小兒家哪裡知道八卦,認識高陽榮那是他們才十二三歲。
有一回和高陽榮聊天,發愁買不上石榴酒,因為她姐新婚,聽了外面傳聞,倪思才想送姐姐石榴酒。
高陽榮說送他兩壇,感謝他時常的請客,倪思才驚訝,想到姓氏,才反應過來是他家鋪子。
埋怨為何不早點說,高陽榮奇怪,為何沒事要說他家有酒鋪子的事。
也是,倪思才也沒說他爹是御史。
高陽榮給父親說這個同窗心地善良,就是有點老好人,他得看著他點,免得被人欺負。
於是倆人一直交好。
第二天收拾好東西退了房,把不帶走的行禮送到松山寺,先生說好好做事,別餓著,還親自送到寺院門口。
去了書店,馬車已經來了,掌櫃的把他們送上車,有給了一些筆墨和紙張,還有賬本,說去那用得著。
高陽榮要付錢,掌櫃的沒收。
走了幾個時辰,高陽榮和倪思才時不時掀開車簾往外看,越走越荒涼,離山越近,都能看見長城。
倪思才玩笑道:“不會把咱倆給賣了吧?”
高陽榮也知道他是玩笑話,如果不是松山寺的活計,還有先生在寺裡,他也不敢說查都不查就答應。
“你不是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嗎?賣我們虧了,還要管飯,啥都不會。”
倪思才嘿嘿笑,得意道:“等我爹接到信,非大吃一驚不可,我可算給我爹露臉了,我娘也會得意,兒子本事了,會賺銀子。”
高陽榮他倆昨晚每人給家裡寫了一封信,說以後沒法時常寫信,要去山裡做事,先生同意。
高陽榮也很激動,一直以來他在家裡小透明,大哥大姐都挺能幹,輪到他就是好好讀書,啥也別管。
大姐時不時給他零花錢,說以前家裡困難,如今好了,別太捨不得用,但是,還花的花,不該花的亂花她知道了絕對回孃家打一頓。
高陽榮哪裡會做讓大姐打一頓的事,太丟人了,真要犯錯,大姐是真好打,沒準在家門口打。
嘿嘿!讓家裡人大吃一驚!
等他回家,確實是大吃一驚,差點讓父親一頓好打。
這會的高陽榮哪裡知道後面的事,心情澎湃,我也是能做事的大人了。
到了山下,下了車,暈呀,有條上山的路,車上不去,得爬山。
車伕把馬車停好,來了兩個士兵,衛所的,聽車伕說是松山寺派來的人,立馬恭恭敬敬。
一個士兵帶他們上山,見他倆各背一個包袱,年齡不大,一看不過十五六歲,有點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