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元宵節,快到月底,高兆找個理由回了趟孃家,說問問弟弟二月下場的情況。
平武以為兒媳緊張,畢竟是高家學文的頭一個下場科舉的弟弟。
提前派人給孃家去去了信,所以父親在家等著。
一進去首先看見大姑神色帶著神秘,覺得最近家裡有事。
“兆兒回來了,正等你回來說個喜事哪,陽榮要定親了。”高翠笑眯眯道。
嚇!這麼快!
初二回來問還沒影的事,年還沒過完就要定下了?
“誰家的?”
“坐下讓你娘說,一句話說不完。”
江氏把事情說了,高兆驚,可以呀,有主意的二弟終於在人生大事上自己給自己做主了。
“陽榮膽真大,我爹沒揍他?”
“你們幾個你爹揍過誰?反正我看陽榮不出屋,說苦讀,你爹估計罰他閉門思過。”
高兆嘿嘿,父親最愛說的就是罰你閉門思過,所以大姑都知道了。
“我去找父親問問。”
高兆去了書房,見父親正看書,見她進來,放下書,道:“正等你哪。”
“爹,陽榮要定親是咋回事?他真的跑去松山口給自己找個媳婦?”
然後聽父親把事情講一遍,和母親講的重點略微不同。
母親講樂木蘭孤苦伶仃,弟弟心生憐惜,父親講的是樂木蘭是靜閒大師撫養長大的孤兒,孟先生將認為養女。
高兆那會聽母親說了對樂木蘭有種親切感覺,對家人接納一個孤兒感動。
因為她前世就是個孤兒,那會多少人家嫌棄,閨蜜媽媽有心給她介紹物件,一聽她是孤兒就搖頭,還別說這裡更加註重家族。
“爹,多謝你。”
高文林覺得莫名其妙,陽榮的事,女兒謝她幹嘛。
“我替陽榮多謝父親,還要多謝娘和大姑。我覺得樂娘子能嫁給陽榮,能有我們這樣的家人是福氣。”
高文林笑了,明白女兒的意思,女兒嫁入高門幾年,還保持善心,沒有變得市儈,很好。
“娘說二月去松山寺提親,爹,向誰提親?總不能給大師提親說求娶樂娘子吧,俗事得找俗人,那裡咱家又沒熟人,總不能派個官媒去,顯得不重視親事。”
“那還用你想,爹也在考慮,路太遠,不像在京城,請哪家女眷上門,那麼遠的路,不能麻煩人家。”
高兆想起當年公主府最初是大姑姐吳雪梅去家裡說婚事,還讓她和大姑轟出去的事。
她興奮道:“爹,讓我去吧。“
高文林瞪女兒一眼:“你想一出是一出,還以為在孃家?金豆金旺哪?你不管了?”
高兆繼續興奮:“帶他們一起去!”
高文林忍不住拿書拍女兒一下,說:“別說你公婆,高興媳婦要是帶石頭去那麼遠,我也不同意,路上有個啥,趕都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