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劉嬸在京裡呆了幾天走了,孟家給大師準備了好些禮,有些是藥材,馬車裝的滿滿的回去。
倪思才也送了些禮,說那個告人狀的父親給的,感謝劉叔當初的照顧。
把高陽榮笑得抽抽,知道倪思才用劉叔說過的話玩笑。
這會十月,天開始冷。
倪思才十月初八成親,高陽榮代表高家參加喜宴,看倪思才那滿面紅光模樣,心裡遐想自己和樂娘子的婚禮。
父親說他年紀小,過完年再和孟家定婚期。
高陽榮不敢說他年紀不小了,同窗這個年紀成親的不少。
公主府,嫡長孫女吳瓊的婚期也在十月,是十月初十,而楊書桃有喜,幸好月份不大,可以出面送女兒出嫁。
平武大長公主讓兩個女兒每天回來幫忙,婚禮那天侄媳慶王世子夫人協助姑母招待來賓,誰讓公主府兩個少奶奶都有孕在身。
平武不是苛待兒媳的婆婆,更何況多子多孫,她沒必要要為了婆婆的威風把自己兒孫折騰沒了。
有的人家老夫人不管那些,過年過節讓懷孕兒媳忙乎,兒媳累的落了胎,又埋怨兒媳無能,連孩子都保不住,不過這樣的婆婆少數。
平武最看不上這樣糊塗人,她要是知道了,找機會好好訓斥一頓。
這就是為何京里人以前說她跋扈的原因,不是她的事,看不慣也會出聲。
高兆給大房侄女早就準備好的添妝,價值不菲,她雖然財迷,但對身在之物沒那麼小氣,又不是她自己賺的,如今金銀對她沒吸引力了,嫁到金窩裡見得多,也不缺。
不像小時候成天做夢都想改善家裡經濟情況。
如今孃家也不窮了,弟弟妹妹全部有了另一半,最小的天意啥也不懂,但知道花貴寶是他媳婦。
風調雨順,日子美好。
吳瓊出嫁,孟太太帶著大兒媳和樂木蘭來公主府參加喜宴,慶王世子夫人專門安排和江氏一桌。
來的客人沒有不知道樂木蘭是高家未來兒媳,沒見過的偷著觀察江氏神色。
江氏一如既往的溫和態度,對自己兒媳更加和善,緊著照顧樂木蘭。她這一輩子的專長就是照顧人,外人見如此,暗自說樂娘子好福氣。
都是過來人,誰不知道嫁了人婆婆如何比丈夫如何還重要,那個高家太太,見了幾次,看得出不是做那表面功夫的人,人家就是慈眉善目菩薩人,難怪魯國公不計較高家門第把最小嫡女硬塞給高家,圖的就是高太太人品,不然高家子一個小兒能看出將來如何。
為何眾人覺得是魯國公硬塞給高家,這些年看出來了,那個花貴寶就跟童養媳似的在高家長大,誰見過哪個勳貴人家閨女這樣?
樂木蘭人間冷暖見得多,能體會出陽榮母親的真心實意,高母和高大姑讓她溫暖,她生長在平民街坊裡,高家這種樸實更讓她接受。
養母對她也好,但文人家裡,做事含蓄,真心裡帶著客氣,和高家實實在在的待人不一樣,不是一個階層性子不同,這個樂木蘭知道,只不過她更願意婆家是高家這樣的,讓她舒適。
樂木蘭來到京裡最初是有不安,到現在甚至盼著成親,應該說盼著開始新的生活。
不再去想她到底是誰,父母是誰,女子出嫁,以後是高家媳婦,和夫婿共同生活,生兒育女,她想辦個女子學堂,不用婆家出費用,專教女娃認字和算數,挑些有天賦的女娃學習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