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縣主把話說清楚告辭。
霍英桂急忙把姨母叫來,說了阜陽郡王府說親的事。
錢氏張大嘴啊了半天,又急忙閉上。
但是想破頭也想不到阜陽郡王府會提親。
“英桂,樂安縣主她侄女是不是有……”
實在說不出口是不是有毛病,不然這會兒看上了自家。
霍英桂說道:“那小娘子沒毛病,我見過兩回,有一回事他堂哥,就是和我家郡王玩的好的陳冬青帶來的,叫陳喜婉。規規矩矩的話不多,舉止做派典型的大戶人家閨秀。說話也得體,怎麼說呢,有點和木蘭表妹一樣,挺好的小娘子。”
錢氏就更奇怪了,沒毛病還挺好乾嘛看上奚家。
“姨母,我覺得就是看中姨母家人少家風正,心疼閨女的不會想著去找什麼利益關係的高門。陳喜婉雖然雖然沒有鄉君身份,但畢竟是皇家女,犯不著去找什麼高門,只想找個嫁過去日子好過的。”
錢氏自然理解,她也有閨女,宮變之前給木蘭物色婆家,那也是差不多門第的當中打聽內宅女眷之事,就是想找個和氣人家。
“姨母回去和姨丈商量下,行就見面,要是覺得不合適找個藉口推了。”
只能是如此,錢氏急匆匆趕回去,今天木蘭他爹在府裡,趕緊回去給他說。
奚樹正聽了這話,詫異了下,說道:“今天正想給你說,我給復兒定了門親事,是國子監賈教授的孫女,你託個媒人去賈家提親。”
錢氏心裡要氣哭,老爺總是這樣,不給她商量不說,又不事先說一聲。
這下可好了,錢氏顧不上埋怨,又急忙去找外甥女。
霍英桂沒法,她挺看好陳喜婉,可惜了,只好捎信給樂安縣主。
一天之內,樂安縣主跑來兩趟,聽了回覆,又回孃家。
世子夫人兩眼冒花,這是怎麼了,連著兩家都說晚了。
“妹妹,你說真那麼巧?還是看不上咱家?我又不是隻挑門第,要說門第,侯家奚家算什麼?哎呦!我的喜婉咋就這麼不順?”
樂安縣主內疚,兩家都是她起的頭,到頭來變成這樣,好像侄女嫁不出去一樣。
“大嫂,你別多想,是真巧了。如果是別人或許是託辭,侯家是太妃說的,我還沒提親事,奚家是奚樹正說的,他不是會說託辭的人,剛說親就馬上拿個人來當託辭?婚事哪能如此兒戲?是真的巧,證明沒緣分,也怨我,沒打聽清楚。大嫂,這事怪我。”
世子夫人哪能責怪小姑子,她跑前跑後,真心為侄女著想。
“妹妹別多想,大嫂不怨你,你說的對,沒緣分。”
世子夫人愁眉苦臉,最小的閨女,只希望她嫁個省心的婆家,咋就這麼難。
唉!
樂安縣主好一頓安慰大嫂,說她再打聽打聽,世子夫人急忙攔著,說等等再說。
她是覺得是不是小姑子不吉利,再讓她提幾家,萬一都不行,那可更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