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罷了。
百姓嘛,總有辦法活下去。
吃樹皮草根,再不濟的吃土,總有辦法熬過去。
不過你永遠可以相信大熙朝廷的優秀匹配機制。
隆慶皇帝踱步在後宮園之中,看著滿天飄零的瑞雪,忍不住吟詩一首。
白雪飄飄落紛紛,
覆地凝霜景色新。
莫負良辰美景時,
百姓勤學方為真。
戴權在一旁面帶喜色的為皇帝鼓掌叫好,但實則心情沉重,這雪……最近好像下的有點多了。
在臘八當日,大熙的官員們運作起來,因為朝廷正式頒發了第十九條新政,陛下親筆御批:修學!
請...您....收藏6191書1吧(六\\\九\\\書\\\吧!)
所謂修學,隆慶帝的理解是,趁著冬日閒暇之時,給百姓講解知識,道理,為孩子修建學堂,這樣有了知識的百姓就不會被蠱惑參加造反了。
而大熙的官員理解的和隆慶帝貌似有那麼一點點的出入。
修學,修學,如何能讓上司看到自己修學修的好呢?
給百姓講解知識?
那有什麼用?
欽差大人不可能下鄉的。
所以該怎麼做才能讓上司看到自己的政績呢?
於是,臘八當日,在百姓飯都吃不起的時候,官差們一家家找上門來。
“大白天的一個個都躲在屋裡幹什麼,都給我出來,陛下新政,讓你們去城裡修建書院,家裡有男丁的都必須出人!”
“對了,自己帶糧啊,糧食不夠餓死了可沒人埋!”
一位婦人抱著孩子痛哭。
“差爺,我家男人為了給我們娘倆吃的,已經餓死了,我家已經沒有男丁了!”
“餓死了,屍體呢?你說餓死就餓死了!”
“屍體,屍體已經埋了!”
“埋了?哼,我不管,這冊子裡有你家的名字,就必須給我出人!不出人,就把小的給我抓過去修書院!”
大熙的差役向來是刀子嘴斧子心,即便婦人最後將裹著草蓆的男人屍體挖了出來,差役們也依舊以無法分辨為由將婦人十歲的孩子強行抓走了。
很快,在朝廷的高壓政策之下,各地的百姓苦不堪言,陸續出現大量百姓殺官投匪的情況出現。
這種情況尤其以金陵為甚,在金陵有幾個王公貴族甚至公然以修學院的名義奴役大量百姓為自家修建宅院。
再加上糧價和物價也在不斷的上漲,百姓的忍耐限度似乎已經到達了極致。
又一次採買回來,薛大瘸子和方永說起了這個問題。
薛大瘸子認為,大亂要來臨了。
方永並不否認薛大瘸子的意見,不過他覺得事情還需要謹慎一些,槍打出頭鳥,這第一槍最好不要由他來開。
方永要求薛大瘸子繼續囤積糧食。
如今糧食已經漲價到25文一斤了,但該買還要買,因為以後只會更貴。
薛大瘸子有些遲疑的解釋道:“暗中的倉庫都已經滿了,如果繼續囤積的話就只能放在寨裡,那樣二哥肯定會察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