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學得到的人才被方永迅速安排下去。
沈圖被送到薛大瘸子手下幫忙。
雖然現在還不是組建商會的時機,但可以先將雛形搭建起來,日後成立商會也會更加順利。
另外的人才被分別送到商隊和軍屯,從最基礎的職位幹起,能者上,劣者汰。
至於科考的人才,方永的安排則要更加重要一些。
因為不算沈圖的話,從平均素質上比較,科考選拔出來的人才確實是比實學考選拔出來的人才平均素質高不少的。
因此二者的起步自然不同。
其中前二十名直接被方永安排在手下的鄉縣中擔任要職,負責管理基礎政務。
再往後能力差一些的,雖然不如之前那些,但至少文學通達,有一定的學識。
方永讓他們擔任各地的“教諭”和“訓導”,負責弘揚學風,為將來的普及教育做準備。
此外方永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軍中教習的職務。
這一職務專門負責教導軍隊的基礎軍官。
方永手下軍隊裡的基礎軍官基本都是泥腿子出身,靠著真刀真槍一點一點打出來的,這些人的能力不用多說,文化也說不出來。
方永不要求他們懂得什麼儒學精義,但至少要求他們識字。
人才還是太少了,這點人對於方永的地盤來說完全就是杯水車薪。
不過總歸是有了一個開始,以後可以再慢慢完善。
不久後,科考的榜單被放出。
中榜者歡欣鼓舞,沒中榜的捶手頓足。
不過很快,那些中榜之人的笑容也消失了。
“軍中教習?這也算官嗎!”
一名排行第100計程車子不滿的抗議著。
他自以為才華出眾,中榜後不說直接擔任知縣,但當個縣丞、主簿總歸可以吧,現在竟然讓他去當什麼勞什子“軍中教習”,教那些大頭兵認字,這不是在侮辱他的才華嗎?
似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不滿意方永所安排的官職,於是聚集在一起,拒絕赴任。
方永得知後專門派人對他們進行勸導,詳細講解了軍中教習這一職務的重要性。
經過講解,一部分人被說動,同意赴任。
但仍然還有二十多個人拒絕赴任,固執的要求方永調換他們職務。
一家包子鋪中,兩名青年士子互相討論著。
“雲兄,軍中教習雖然是微末官職,但我二人素日連縣試都未能及第,淪落到以賣字為生,如今能得到官職就已經算是不錯了,你就應允了吧。你我二人一同前往軍中,彼此相扶相助,豈不是一件幸事?”
聞言,被稱作“雲兄”計程車子不滿的道:
“哼,此言差矣,我平日雖不能過縣試,乃是大熙朝政腐敗所致,非是我疏學淺。今番一試,我高中第一百名,豈是平庸之輩,安能屈就做一小小教習?奉生,你只中了第一百六十三名,教習於你也不算埋沒,你去赴任吧。”
名叫“奉生”的學子聽後氣的不行。
“你!”
奉生拂袖而去。
事後,
拒絕赴任的那二十幾人沒有等來調換的職務,
有的只有持續的閒置。
真定,大量的晉賊陸續從太行山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