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為求活命,紛紛將責任外推,表示乃是赤山匪脅迫所致。
翟遜遂派人聯絡朱三,將這些人釋放回去。朱三因此十分感謝翟遜。
之後翟遜再次派人去朱三山寨談論詔安之事,這次得到了朱三全寨上下的熱情招待。
雖然朱三依然沒有完全答應投靠淮陰軍,但雙方的關係卻變得非常親近。
此後翟遜常常給朱三寫信噓寒問暖。
朱三也予以回信。
湯燕聽聞此事後,派人質問朱三是否投靠了淮陰賊。
朱三自是不認。
湯燕心中生疑,但奈何沒有證據。
一日,翟遜照例給朱三寫信,詢問家長裡短。
不過這次他故意在寫信時缺筆少劃,然後將信送了出去。
湯燕部下的一名小頭目“恰好”在那天外出劫掠,又恰好碰見了信使,將信劫回。
湯燕得了信,命手下識字之人閱讀。
手下細細觀看了一番,實在讀不出來,道:“回大王,這字只有半個,不知寫的是什麼?”
湯燕臉色一黑,再命其他人去讀,得出相同的結論。
有人極力辨認信中文字,最終也只得出一些家長裡短,實在看不出什麼情報。
湯燕大怒,認定朱三暗通淮陰賊,信中字跡乃是暗語。
次日,湯燕派人去請朱三,邀其前往溧水亭赴會,共商聯盟大計。
實際上湯燕是要殺朱三,赴會之日,湯燕几乎將全寨人馬帶出,秘密跟在後方。
另一邊的朱三對湯燕也很是戒備,將寨中人馬帶出了十之八九,前往赴會。
到了溧水亭,兩邊各自停下人馬,湯燕只帶魏興一人進亭。
朱三見狀,稍稍放下心來,也只帶一名親信進亭。
到了亭中,湯燕也不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將信件擺了出來,問朱三何為?
朱三打量信件,他不知情,遂道:“不知。”
湯燕指著信件戳印,道:“此人為淮陰賊將領,你常與其聯絡,眾人皆知,此暗語你如何不知?”
朱三道:“我與其聯絡,不過聊些家長裡短,從未有過暗語!”
湯燕大怒,“證據確鑿,安敢再欺我!”
言罷拔劍直刺朱三胸膛。
一劍刺出,只扎進去半個劍尖。
原來朱三里面穿了一件軟甲,擋下了此劍。
其身邊親信拔刀,欲與湯燕拼鬥。
魏興拔刀,一刀從腋下削斷了那親信臂膀。
血流如注,朱三此時趕忙連滾帶爬的往外逃。
然而沒逃出多遠,被魏興一刀擲出,扎進了大腿。
湯燕復追上,刀斬朱三之頭。
雙方所帶兵馬見如此情景,立刻在溧水展開大戰。
翟遜此時早令一千五百軍,攻打赤山;又親自帶一千五百軍攻打橫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