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妻廕子,光宗耀祖,這些詞彙距離這些普通計程車兵稍微有些遙遠。
畢竟不久前,他們還是連餉銀都被拖欠的大頭兵。
“營總大人,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馬?”
一名士兵有些擔心的道。
劉營總含糊其辭。
“也就幾千人,放心,只要咱們擋住一會兒,朝廷的兵馬就會立刻在另一頭接應咱們,你們只管開船衝殺就好!”
士兵不放心的又問:
“營總大人,不知朝廷來了多少人?”
劉營總聞言惡狠狠的瞪了對方一眼。
哪有這麼多的問題?
若是在平時,他必然要打這問東問西的賤卒八十軍棍,以顯軍威!
可如今,看著眾人都一片關心的眼神,劉營總卻是不好發作。
只好瞎編了一個數字,道:“有萬餘人吧!”
士兵疑惑道:“崇明河道附近並無大型水澤,埋伏萬餘人的水軍只怕頗為困難,朝廷的大軍想是藏的遠吧!”
劉營總一時語塞,他對這些所謂的地形軍事什麼的基本不通,在某些時候甚至還沒有一些老兵懂得多。
此時被士兵質疑,劉營總不知如何回應,便以官位強壓道:“軍機大事,你一介士卒,安敢多問!”
士兵見狀不敢多說了。
事實上,哪裡有什麼朝廷軍隊,這些士兵只不過是劉營總用來換取榮華富貴的籌碼罷了。
自從受降了淮陰軍後,軍中的制度便發生了許多變化,最明顯的便是士兵的軍餉變成了由淮陰軍計程車官專人發放,不再經過各級將領之手,極大的避免了他們這些將領剋扣軍餉的情況。
劉營總沒了油水可撈,日子過得越發艱難,連每日都去的匯春閣都只能改成三日去一次了。
而緊接著又傳聞淮陰軍要來什麼功曹、教習,更換軍功的計算標準等等,劉營總自知自己本領平平,只怕換了軍功制度之後,自己現在的位置還要不增反降。
他去找韓文龍訴苦,韓文龍卻說,管什麼改制不改制的,只要是能帶兵攻城拔寨,還能短的了他的富貴不成?
劉營總聽後心中苦悶。
這韓文龍站著說話不腰疼。
韓文龍早就撈夠了,又是勳貴出身,自幼懂得不少水戰兵法,攻城拔寨,調兵遣將,自然不懼什麼。
可他不行啊!
他是靠阿諛奉承,剋扣兵響上位的,一旦軍功改制,他如何立功?
由於對未來的恐懼,幾番周折之下,劉營總聯絡上了羅統領,對方許諾給他一大筆錢財,只要完成這一件事,自有船隻送他離開,屆時手中有錢,到哪裡不能享受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