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章,朝廷南遷

草原大軍將近,隆慶帝慌不擇路。

此時大同已破,草原兵馬已至懷來,隆慶帝只能臨時更改命令,讓高志帶領直隸兵馬前往救援懷來。

然而內閣趙仕鴻卻勸諫隆慶帝,懷來衛防禦薄弱,人手並不充足,很難堅持到援軍到來。

如今高志所帶的直隸兵馬只有三萬人,敵眾我寡,一旦和草原兵馬在野外相遇,結果必然大敗。不如放棄懷來,改守八達嶺和居庸關,這樣更能抵禦異族兵鋒。

隆慶帝聽後有些猶豫不決。

趙仕鴻說的似乎有些道理。

可如果放棄懷來的話,那懷來的百姓……

在內心深處,隆慶帝有些不願意開口放棄自己的子民。

糾結之間,於鏈趕來,舉薦鎮國公之孫,一等伯牛繼宗為帥,威遠將軍馬尚為副帥,帶領京城兵馬救援懷來。

隆慶帝聞言告知於鏈,自己已經派遣了高志前往救援。

於鏈聽後連連勸阻,言高志太過年輕,所經戰事太少,且從未守過城池,不可為帥。

隆慶帝一聽,覺得於鏈說的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牛繼宗和馬尚二人雖然久戰沙場、經驗豐富,可這二人曾經是繕國公的麾下,之前還曾聯手向自己施壓,自己懲治他們還來不及,怎麼能夠隨便重用?

而且現在京城的兵馬極少,之前為了平定晉賊,京城的兵馬已經消耗一空,後來晉賊平定之後,雖然又重新招募補充了一些兵馬,可是精銳程度遠不如從前,如果將這些僅存的兵馬全都交給牛繼宗,那京城可就空虛了!

隆慶帝思考著,遲遲拿不下主意,這時,禮部尚書又趕來,主張求和,表示應該派遣使者,贈送金銀美女給草原,以此緩和戰事,就算不能成功,拖延一些時間也是好的。

隆慶帝覺得有理。

這時,程範崔樞趕來,請求隆慶帝早做準備,收拾行李車馬,一旦事不可為,便儘快遷都洛陽。

隆慶帝點頭表示認同。

早在開國之初,大熙太祖便有感前朝崇禎皇帝舊事,特地立下祖訓,若有一天事不可為,允許後代子孫南遷,再圖社稷。

因此,隆慶帝對南遷之事並不反感,只是沒想到,還不到兩百年,這一祖訓竟然就在他身上應驗了!

人人都說,觀史可以知興替。

可隆慶帝縱觀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無一不是昏聵無能,剛愎自用,橫徵暴斂,揮霍無度,漠視百姓,大失民心,親小人,遠賢臣,因此才有亡國之禍。

而他英明遠見,善於納諫,勤儉治國,從不懈怠,愛護子民,革新稅法,輕徭薄賦,親賢臣,程範、崔樞、郭白之列;遠小人,於鏈、董沉、石光珠等人。

他登基至今,已近二十載,從未如太上皇那般鋪張浪費的下江南遊玩,而是一心一意待在宮中,每日廢寢忘食的處理政事,如此賢明,何至如此啊!

感嘆過後,隆慶帝一邊遣使求和,一邊命人準備南遷之事。

同時,又命高志帶兵支援,但對於具體是支援懷來還是放棄懷來改守八達嶺他又下定不了決心,於是便下旨讓高志臨機行事。

將領臨機行事,這樣的話就算放棄了懷來,也算不到他的頭上。

隆慶帝如是想道。

同時,隆慶帝又催促王子騰輕裝簡行,速來馳援。

除了王子騰外,隆慶帝又派人召見牛繼宗和馬尚,考核二人的情況。

不多時,牛繼宗和馬尚二人趕來。

牛繼宗長相威武高大,大抵是他們牛家人的基因都是如此。

馬尚相對較矮,小眼睛,面板略黑。隆慶帝詢問二人有何禦敵之策。

牛繼宗說沒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