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翟遜和吳元一同來找自己。
確實是自己疏忽了。
因為有著系統詞條的原因,方永自身感覺不到累,這讓他一不小心忽視了普通士卒的感受。
十多天的時間,打穿山東,儘管有著許多提前的佈置,但這對普通士卒來說也依舊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不說打仗,就是埋頭趕路也得八九天啊!
方永有著系統詞條的幫助都感覺精神疲憊,更別說普通士卒了。
肯定都已經將要到達身體極限了。
吳元和翟遜正是觀察到了這一點,這才一同前來勸諫。
方永心中一直想要快一點的打到京城,這才導致了這樣的疏忽。
這主要是在方永的心中,對京城有著一種執念。
不是進京做皇帝的執念,而是他對京師百姓愧疚的執念。
方永認為,如果不是因為他幫助草原調走了大同守軍的話,草原不會這麼快的打過來。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想法,他才一再的催促行軍,想要在草原人肆虐京師之前趕到,保住京城附近的百姓。
卻不想,因為他這樣的念頭,導致了現在的疏忽。
“我命令,全體士兵原地休整三天,犒賞三軍,慶祝收復山東之喜,另外著力加強山東各城鎮防守以及輜重糧草的運輸路線!”
方永的命令很快傳達了下去。
士卒盡皆歡騰。
方永本人則徵用了德州的一處宅邸暫時居住。
“叫什麼?”
“崔姒。”
“這名字好,讓我……”
居庸關。
這裡的戰事依舊激烈。
鄧仁的火炮久攻不下,彈藥將盡,孫懷義見狀獻箭海之策。
所謂箭海之策,就是借用草原人弓手數量龐大的優勢,專門安排大量弓手在城外修築櫓牆,向城內拋射。
這一計策並不高明,自古以來便多有應用。
唯獨和別人的用法不同的是,孫懷義所獻的計策不止是向城內拋射弓箭,還同時安排大量士兵強攻!
這樣一來,將會對城池形成極強的壓制力。
而缺點則是會造成很高的誤傷!
對此,孫懷義也有辦法。
只要把強攻的任務都交給漢人進行就行了,一路上攻城拔寨,卡赫可汗俘虜了不少漢人士兵,如今讓這些人負責攻城,那不就不會損失草原士兵了嗎?
卡赫可汗沒有采納孫懷義的計策。
他想要做草原和漢人共同的王,因此就必須對草原人和漢人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二者共同的王。
孫懷義的計策雖然能在一時起到一些作用,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是讓他自掘墳墓,因此卡赫可汗對孫懷義的態度很差,命人將其亂棍打出了營帳。
李昊聽說了這件事後,對卡赫可汗的做法十分贊同。李昊為此專門獻了一計。
既不損失草原的威望,又能大範圍打擊居庸關官兵計程車氣。
一路上,卡赫可汗從草原打倒居庸關,中間俘虜了許多漢人,這些漢人中有些人願意屈服,有些人在威逼利誘後願意屈服,但有些人卻受盡折磨,仍舊堅持氣節,寧死也不願屈服。
為了樹立自己仁義的形象,卡赫可汗在李昊的建議下沒有殺死這些人,只是將他們關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