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騰想了想,京城南遷之事相對隱蔽,隆慶帝為了保密選擇在夜間出走,並且在走後將京城城門全部封閉,草原人一時半會兒應該還不知道隆慶帝已經逃走。
他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差,在暗中完成撤軍。
他命令士卒白天時多生火造飯,在城中升起炊煙,同時在周邊大量伐木築牆,修建防禦設施,製作出在此地堅守的假象,以此來麻痺草原人。
到了晚上後,王子騰便命令士兵分批撤出,一點點撤回後方的薊州。
草原大軍軍帳中。
草原眾將聚集在一起,商議著接下來的行動。
目前,擺在草原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該如何進攻京城和王子騰部隊。
京城城高牆厚,肯定無法輕易攻破。
王子騰大軍就駐紮在距離京城不遠的平谷縣,一旦全力進攻京城,王子騰必然馳援,屆時就是兩面夾擊,腹背受敵。
不進攻也不行,草原大軍糧草不足,全靠繳獲和隨軍帶來的牛羊支撐,如果長時間停滯不前的話就會陷入糧食危機,草原拖不下去。
而且卡赫可汗聽說南方的方永已經來了,時間越長,局面對草原就會越發不利。
草原眾將們也清楚這一點,因此現在討論的重點是大軍主力是進攻京城還是進攻王子騰。
前者簡單來說就是派主力進攻京城,另派一支兵馬阻攔王子騰的軍隊。
這樣做的話好處在於畢其功於一役,一旦草原大軍拿下京城,控制住漢人皇帝,那王子騰的軍隊也就威脅不大了。
但壞處在於,想要在攻打京城的同時阻攔王子騰的軍隊並不容易,一旦失敗就會面臨腹背受敵的困境。
後者和前者正好相反。
後者是主力負責進攻王子騰,額外派遣一股部隊攔住京城軍隊。
這樣做會比前者簡單一點,因為根據各種情報推斷,京城目前剩餘的兵馬不會太多,阻攔京城的軍隊明顯比阻攔王子騰的軍隊要簡單的多。
不過壞處在於,王子騰軍隊數量龐大,主力進攻王子騰必定會傷亡慘重,而且即便將王子騰擊敗,還要再攻打京城才行,時間會拖得更久……
對於這兩種方法,草原諸將的想法各有不同,有人支援前者,認為畢其功於一役更好;也有人支援後者,認為穩妥一點更好。
卡赫可汗思索著其中的利害,兩種方法各有優劣,不管採用哪種辦法都有其中的道理,但是最重要的不能拖下去,他身為大汗,要儘快做出決定才行!
這般想著,卡赫可汗剛要開口,突然,一個人闖了過來。
“大汗,我有重要情報彙報!”
孫懷義滿臉通紅,興奮的站在帳外,想要進帳,卻被草原士兵攔住。
卡赫可汗見狀微微皺眉,對於孫懷義這樣的小人,他本能的有些不喜,但看著對方一副事情緊急的模樣,卡赫可汗還是壓下心頭的偏見,讓孫懷義進來。
孫懷義進來後,連忙跪在地上,向卡赫可汗恭敬參拜,然後從懷中拿出一張信封,言道:
“大汗,我有一族弟,名叫孫紹祖,現任京城五城兵馬司指揮,這是他今天命人送過來的密信,內有重要軍情,還請大汗觀看!”
卡赫可汗聞言連忙讓手下將密信呈上來。
手下呈上來後,卡赫可汗開啟密信,看到上面的內容,瞳孔大震。
“漢人皇帝竟然不戰而逃了,這,真是天助我也!”
卡赫可汗難以掩飾心中的興奮。
密信被傳給李昊觀看,李昊看後,同樣被信中描述所震驚,甚至有些不可置信,自言自語道:
“這,為什麼呢?京城外尚有王子騰二十萬大軍(實際數量為十七萬,隆慶帝為什麼會不戰而逃呢?竟然拱手將京城讓與我等,這難道是陷阱嗎?”
孫懷義聽見了李昊的話,忙道:
“大汗,我以性命擔保,這絕不是陷阱,我族弟孫紹祖久聞大汗威名,仰慕大汗已久,故送此密信。那大熙昏君聞大汗天軍前來,嚇得屁滾尿流,早就落荒而逃,現在滿城百姓皆盼望大汗入城,執掌乾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