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軍淮陰軍五萬,鑄新軍兩萬,李盛帶兵,並車輪火炮,來往行進,重若千鈞,勢若雷震!此外還有水路張遠齊進,以及輜重車隊,民夫民兵無數。
詩曰:
騰騰殺氣滾塵埃,隱隱紅雲映綠苔。
十里止聞戈甲響,一座兵山出土來。
此番聲勢浩大,天下矚目。
有人稱讚方永北上出征,抗擊異族,是為民族大義,為國為民之英雄!
也有人說方永無詔北上,雖名為抗擊異族,實則卻是心懷不軌,意在窺伺九州神器。
面對如此場景,作為天下學宗的孔家率先做出了表率。
在方永率軍從濟州經過時,孔家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孔家門生,山東知名大儒王遲修親自為方永辯經,發表文章,引經據典,證明方永北上的合理性。
同時方永亦被孔繼繁邀請進衍聖公府,兩人相談甚歡。
當然,方永本身也少不了做出保證孔家富貴,承認衍聖公地位之類的承諾。
對孔家來說,他們根本沒想過方永會反悔,方永也沒有理由反悔。
歷朝歷代,無論是胡人還是漢人,亦或者是別的什麼異族,哪個不尊孔家?
這並不是因為孔家本身的實力有多強,而是因為孔家的思想是最適合幫助統治者統治百姓的思想!
無論是誰,只要他做了皇帝,就肯定需要孔家來幫他穩固統治,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大熙太祖皇帝那麼討厭孔家,最後不也還是不得不尊崇儒學?難道還有皇帝不喜歡自己的統治穩固嗎?
而且在和方永的交談中,孔繼繁發現對方態度溫和,絲毫沒有水匪出身的暴戾,對孔家的文化也很尊重,這簡直比記載中的大熙太祖好多了。
如果對方以後真的可以主掌神州,那麼孔家一定會更加興盛的!
聽聞對方好色,或許待局勢明瞭之後,可以挑選一女……
方永在孔府短暫停留、虛與委蛇了一番後,隨即離開。
孔家全體直系族人出城三十里為淮陰軍送行。
大軍踏入山東後,一路暢通,有著之前的後手和百姓的擁護,基本沒遇到什麼阻攔。
濟州,沂州皆降,到濟南時,遭遇了些許抵抗。
不過周栓部隊早在泰山安插,雙方配合,出其不意,很快便順利拿下濟南。
由於擔憂京城局勢,方永沒有在山東多做停留,甚至連軍屯都沒有實行,只是在各處緊要城池派遣將領駐守後便快速帶兵北上。
大軍渡過黃河,趕往德州!
京城,
高志投降,草原大軍兵臨居庸關的訊息傳了回來。
同時方永北上,舉勤王大旗,抗擊異族的訊息也傳了過來。
隆慶帝又驚又怒。
方永大軍尚在山東暫且不說。
只說北面的異族,一旦居庸關破,那京城可就是異族的馬下之地了!
雖說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天下雄關,應該不至於那麼快就被攻破,可是八達嶺也不差啊,如今竟然只堅持了四天就被攻破了,萬一居庸關也同樣被異族攻破,隆慶帝實在賭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