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點就在塗山氏羞愧化石的這個細節上,她為什麼不是害怕而是羞愧呢?而且,那個時候巫蠱之術、怪力亂神,本就平常,她塗山氏也是以狐狸為圖騰的部落,奈何看到丈夫化作黃熊,就會生出那麼大的心理變動,以致變成石人呢?
黃帝死後,也是化作黃龍或者黃熊;鯀死了,也說是化作黃龍或者黃熊;大禹也能化身黃熊,那麼是不是說明黃帝的有熊一族,掌握了化身黃熊的獸王蠱之力呢?
這個在我們祖訓的記載裡,認為有熊氏,只是以黃熊為圖騰,並沒有掌握獸王蠱的力量。不然,炎黃二族和蚩尤大戰,也不需要請來西王母也就是玄鳥一族的力量,來幫忙了。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大禹發現了九尾狐族的存在,並發現了他們強大的秘密,其實,九尾狐族就是蚩尤部落的後人,當初為了躲避炎黃部落的追殺,逃到了塗山之中,而九尾狐的九根尾巴,正是九黎,也就是蚩尤聯盟九大部落的象徵。大禹發現,這是一個真正驍勇善戰的部落聯盟。
大禹看到九尾狐族強大的力量後,便覺得自己正可以利用這股力量,報父仇、奪天下。所以才會有傳說,他看到塗山下的九尾白狐,便覺得這是自己稱帝的吉兆,所謂吉兆,不過是他看到了一股可以利用的強大力量而已。
當然,他也一定發現了九尾狐族正是蚩尤部落遺民的秘密,而這個部落也一定世世代代都記著涿鹿之戰的大恨,正是在那一次大戰中,炎黃部落聯盟大敗了蚩尤部落,並不斷追殺他們的遺族。
大禹當時一定是又驚又喜,同時也有些畏懼。驚的是,自己無意間竟然能發現這個已經消失了百餘年的部落;喜的是,他們強大的力量很有可能為自己掌握;畏懼的是,九尾狐族那好戰嗜血的性格,會不會反噬自己。
終於,他還是沒能抵抗住那股力量與慾望的誘惑,他一定撒了謊,掩飾了自己和有熊一族的關係,甚至,有傳說,他是入贅到九尾狐族的。
總之,他借到了九尾狐族的兵力。那一定是一支殘酷、嗜血的軍隊,壓抑了百餘年的仇恨之火,瘋狂的燃燒著。而舜這邊,雖然平息了三兇之禍,卻也喪失眾多的精兵良將,面對著虎狼野獸一般的蚩尤遺民,一定是毫無還擊之力的,而且敵兵來的太快,再去向西王母族求救,已經來不及了。
最後,大禹登上了部落聯盟酋長的寶座,並將舜流放。傳說,舜死於南巡的途中,是被刺殺而死的,恐怕是將舜流放之後,大禹又和丹朱曾經率領的三苗部落做了交易,促使三苗部落的人刺殺了舜。
奪取帝位後,公開自己的身份,向天下宣告自己就是鯀的兒子,昭雪鯀的冤屈,流放舜,為父報仇,這些都一氣呵成,很好辦。難的是第二件事,那就是如何處理自己和九尾狐族的關係。
對於九尾狐族的力量,大禹本來就是又想利用,又深感恐懼。雖然他們幫助自己取得了帝位,但他畢竟撒了謊,欺騙了自己的妻子和整個塗山氏,現在他更害怕了,那可是一群瘋狂嗜血的人。
就在大禹日夜難眠的時候,九尾狐族的人也一定發現了大禹的野心,發現了他和有熊一族的關係。所以,大禹的妻子,塗山氏酋長的女兒,才會羞愧難當,自己竟嫁給了仇人的後代做妻子,還幫助仇人奪取了部落聯盟酋長的位置。
一時間愛恨交織,看看在與舜的軍隊大戰後死傷不堪的族人,她含恨,再次帶著族人隱入深山。
而所謂的大禹向石人哀求還回自己的孩子,無非就是塗山氏帶著幼小的啟一起躲進了深山,大禹跑去塗山好言哀求,塗山氏才派人把出身,把啟還給了大禹,這就是所謂的石頭裂開,獻出了啟。
至於九尾狐族麼?後來,大禹在積蓄了力量之後,曾經派軍隊追剿過九尾狐族,卻沒能找到九尾狐族的蹤跡,大禹以為他們會一路向南逃去,追尋了十年,也沒能找到。
在我祖先流傳的祖訓中記載,九尾狐族在還回啟後,大概是覺得天命不予,連番敗在中原人的陰謀詭計下,很快就率領族人逃走了,途徑他們的故地——東夷,幽州,一路向北方逃去。
後來的歷史中,九尾狐族的力量只出現過兩次,可見他們並沒有消失,也不願意再多參與俗世的紛爭。
不過,他們應該並不是一個絕對狹隘、封閉的部落。有一支九尾狐族的後裔,流傳出來,他們的胸口都紋著九尾狐的圖騰。
各個掌握著獸王蠱力量的部落,其實一直在暗中互相注視著,只是時代變遷,很多事彼此也無法知道太多。
昨天夜裡,那隻大狐狸,一定是九尾狐族的後人。”
鮮于燕一直不緊不慢的說著,像是在講著一個子虛烏有的故事,直到最後一句,他的眼睛裡突然放出一道難以思量的光芒,肯定的說,那就是九尾狐族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