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太子手諭
於是乎,兩個年過半百的大男人,一位號稱智慧過人的布衣宰相,一位手握天下兵權的國家棟梁,竟如一雙婦人一般,每日飲酒愁對,只盼著朝廷的訊息早日到來,洛陽城內的事情有所進展。
長安的訊息,終於來了。而且,是狂風暴雨一般,接二連三的來了。
兩日前,賀蘭壽忽然由一隊御林軍護衛著,來到了軍中。他是受了皇帝的派遣,前來宣讀聖旨的。
就在眾人的猜測與詫異之中,賀蘭壽宣佈了一個訊息。
聖旨不長,辭藻卻極盡浮誇修飾,什麼“承祧衍慶”,“體乾降靈”,“襲聖生德”,“符采昭融,器業英遠”,一眾武夫聽得懵懵然,心裡不住的嘀咕“噫——噫——我們這兒正打仗呢啊,皇上這是哪裡來的閒心思,找些酸秀才寫這等酸文章,噫——噫——”
直到“立廣平王李豫為皇太子”一句,從賀蘭壽的嘴裡不疾不徐的朗聲讀出,真好似平地起風雷一般,眾人不禁面面相覷,一個個咬著耳朵嘀咕起來。
李泌和郭子儀聽了,也傻在那兒了,眼巴巴望著彼此,臉上雖然看不出什麼,心裡卻是萬谷千壑狂風吹過。
賀蘭壽停下來,等大家情緒稍穩,適才咳嗽了兩聲示意眾人肅靜,繼續把聖旨宣讀完畢。
眾人山呼萬歲。
李嗣業和僕固懷恩早已按耐不住,一挺身子,站了起來,拿手一指,咋呼起來。
“哈哈哈哈,喂,廣平王是太子了,對吧?”
“皇上這是立廣平王作太子了,是吧?哈哈哈哈。”
讓這二位一鬧騰,其餘的將官也都圍了過來,一個個臉上堆滿了“這個好訊息太令人震驚了,你剛才說的我不信,我要再聽一遍”的表情。
賀蘭壽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微笑,耐心的向圍在身邊七嘴八舌的人們一遍一遍的解釋著。
“是的,廣平王現在貴為太子了。”
“沒錯兒,沒錯兒,你們沒聽錯,皇上新近冊立廣平王為太子了。”
“是,太子是廣平王。”
看大家在興頭上,賀蘭壽索性把聖旨轉換成平白的話語,又當眾宣講了一遍。
眾人聽了,再一次跪拜下來,山呼萬歲,發誓“破叛軍,捉反賊。”
**士氣大振。
眾人又熱鬧了一陣兒,這才興高采烈的,三三兩兩回歸本部,安心駐守去了。
李泌和郭子儀互相看了看,兩人心裡還惦記著建寧王的事兒呢。不過,來的是賀蘭壽,是李輔國的人,可算是建寧王的死對頭。問他?是不是不太合適呢?
二人心裡正犯嘀咕呢,李嗣業忽然一拍腦袋,上前拉過賀蘭壽的胳膊,問了起來:“唉,那建寧王呢?王爺他怎麼樣了?怎麼會忽然回長安了呢?”
賀蘭壽的臉色沉了下來,想了一會兒。這樣一來,可把李嗣業急壞了,邊上的僕固懷恩也忙上前來,擺出一副催問的架勢。
“王爺的母妃,王才人得了一種怪病,太醫們一個個都束手無策,適才皇帝特別召了王爺回去,探望生母。”
“噢,原來是這樣。那王才人的病怎麼樣了?大人來時,可聽說有好轉?”
大抵是出於對建寧王的愛戴,問起王才人的病情來,李嗣業一樣十分的真切。
賀蘭壽大概是不想再多談論什麼,深沉的望著李嗣業,無奈的搖了搖頭。
李嗣業雖然是個粗人,卻也是個通事理的人,世上的人誰願意去講些悲傷的事情呢。看賀蘭壽不願意再多說什麼,支支吾吾的應了幾聲,悻悻的退出了帳外。
賀蘭壽在撒謊。李泌和郭子儀對了對眼神兒,心中明瞭。不過,實際的情況可能很糟,他二人也不想當眾追問什麼。
賀蘭壽一路風塵,又帶來廣平王冊立太子的訊息,總是要熱情招待一番的。李、郭二人趕忙過來,寒暄一番,布好了酒菜。
說起寒暄,賀蘭壽的確是箇中高手。
平日裡大家老死不相往來的,坐下來卻有說有笑的,不過,也盡是撿些長安的見聞、朝中的趣事作為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