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83、燕山谷口

“恩,張老太爺崇信儒學,為人中正忠義,在鄉里素有美名,我想他暗中援助朝廷的事情,也沒對兒子們提起過。”

“這倒也說得通,他們長在安祿山麾下,萬一有什麼差池,便是滅族之災。”

“是,所以張氏歸順,本官倒也不覺得驚訝,只是這史思明麼——”

顏真卿對史思明的態度還是有所保留的,但是大局當前,自己似乎也不該多做妄議,以免影響了朝廷的招撫大計。

“顏大人,是不是當年史思明重奪河北諸郡時,殺了杲卿公及子侄諸將的事,令大人心有餘悸?”

顏杲卿一家三口及部下諸將,被史思明掠至洛陽,終遭**凌遲之事,獨孤歡自然知道。

聽獨孤歡這麼說,顏真卿臉色一正:“呵呵,獨孤大人這麼說,就忒看輕了顏某了,兄長一門忠烈,乃是為國家大義而死,如今史思明若真心歸順朝廷,一來能早日恢復大唐一統,安定天下,二來,也能使得百姓免遭塗炭,少受戰亂之苦,這也是國家大義,顏某豈是因私狹隘之人。”

“是獨孤失言了,我只是想側面瞭解一下,顏大人對史思明的瞭解,以及對他的歸順是否有什麼顧慮,獨孤不善言辭,還望顏大人包涵。”

顏真卿回首望了望,堂上靠牆,擺著的正是這些年來河北諸郡反抗安祿山叛軍,而被殺害的文官武將的靈位,其中正有顏杲卿父子、李憕等人的靈位,隨即擺了擺手。

“無妨,哈哈,怎麼?這些年來獨孤老弟還是老樣子,不喜與人交遊?”

“差不多,算是老樣子吧。”

“多結交些朋友,不是什麼壞事,雖然長安那種地方魚目混雜,不過,總是不乏俊傑人物。”

“呃,顏兄所言甚是。”

“哎呀,史思明若能真心歸順,自然是一件好事,此人治軍嚴苛,驍勇殘忍,所襲郡縣莫能之守,可以說是安祿山的左膀右臂,也是我軍的一個勁敵,他歸順了總比跟著安祿山強。”

說完,顏真卿笑著用力點了點頭,似乎已經說服了自己——兄長和侄兒的仇,同國家大義和百姓安居樂業比起來,算得了什麼呢?

“顏兄胸懷令人欽佩。”

“獨孤老弟說笑了,不過——”

“不過什麼?”

“聽說你一直追隨一位終南山的道人修煉?”

“是的,不過只是練些拳腳功夫,強身健體罷了。”

“噢——那顏某就直說了,你知道顏某乃是一介儒生,子不語怪力亂神,對那些什麼黑龍之夢龍脈什麼的說法,實在不敢苟同,想不到就連郭子儀、李泌兩位大人,竟還信這些東西。”

“……”

獨孤歡笑了笑,沒有言語,臨行之前郭子儀就提醒過自己,顏真卿對佛道巫卜之類不以為然,不必太過強調龍脈之事,見機行事即可。

“你不說話?你們道家對於龍脈之類,可有什麼說法?”

“呵呵,道門本起於老莊,然而後世流派駁雜,有人修心練氣,有人追求煉丹成仙,也有人把五行八卦同道門玄術糅合,做一些占卜問命窺伺天機的事,至於龍脈之說應該是那些妄圖窺伺天機的人,自作的說法。”

“天機——依顏某看,所謂天機不過是民心向背罷了,安祿山之流起初的確靠著一些邪說,的確籠絡了不少人心,及至後來他的貪婪令私慾愈發膨脹,殘忍暴戾,塗炭生靈,這樣的人就算給了他天時地利,終究會敗在民心之上啊。”

……

一路疾馳,獨孤歡緊緊隨在顏真卿的馬後,他的背影漸漸與這正氣浩蕩的軍陣重疊在了一起。獨孤歡不禁想起昨日的閒談來,有這樣心胸豁達的忠勇之士,實在是大唐和百姓的福氣。

顏真卿率領的浩正兩營,都是快馬輕騎,每人只帶了七日的乾糧,軍械也儘量從簡,是以日落之前便來到了史思明所說燕山谷口二十里之外的地方。

斥候飛騎報告說,前方山谷之處修起了一座城寨,約莫有一千多人駐守在那裡,要想進入山谷必須先要突破那座城寨。

“什麼?當初史思明的情報裡並未提到這一處城寨。”獨孤歡謹慎的說道。

“按史思明在地圖上的標註來看,就該是前方的山谷沒錯兒了,至於城寨之事,也可能是後來新修的,畢竟已經自立做了皇帝,很多事可以大張旗鼓的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