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兒猶豫了一下,接過饅頭收了起來:“都涼了,還是先熱一下吧,我順便做些面片兒。”
見她終於答應了,郭曖咧嘴笑了笑,坐在床邊看她在一邊和麵揉麵,燒水,然後用小刀把一塊麵團削成一片片薄片,她的動作嫻熟麻利,面片輕薄像花瓣一般,一片片飄入沸騰的鍋裡。饅頭就放在盧火邊烘著。
這是郭曖有生以來吃得最素的一碗素面了,只有鹽巴調味,然而面片筋道,咬嚼起來滿口麥子的香味兒。好吃的很。
郭曖接連吃了兩大碗麵條,三個饅頭,大呼:“好吃,好吃,哈哈哈哈,還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麵條,哎呀,不知不覺吃得肚脹了啊。”
“哼,淨說些胡話,只不過是一碗鹽水面條而已,你們這些公子哥平時山珍海味慣了,哪裡會真心看得上我們窮人家一碗素面。”
“怎麼會呢,是姑娘手藝好,真的好吃,好吃。”郭曖嬉笑著,一臉滿足的抹了抹嘴。
王萍兒也不與他鬥嘴,回身開啟了一具木箱,在裡面收拾起來,看樣子是王順兒老人留下的衣物。
窗外一片晴好,時間還早,郭曖躺回床上,盤算著晚上行動的路線。不一會兒,又昏昏沉沉睡去了。
是夜。郭曖囑咐王萍兒先睡了,自己換了叛軍的衣服,悄悄溜了出去。
東都洛陽,皇家和朝廷各部司都集中在城之西北,宮城作為皇帝辦公和居住的所在,宮城之南緊鄰的皇城,是各部司府衙所在。這些與長安相仿。
另在宮城之東有一座含嘉倉城,乃是自唐初便建立的國家糧倉,號稱天下第一糧倉。
當初隋煬帝遷都洛陽,建成大運河後,全國的糧食得以更便利的運往國都,國家糧食的儲備異常豐實,便在洛陽城的北邊專門建立了興洛倉、回落倉,專門儲備各地運來的糧食。
煬帝末年,天下大亂,十八路煙塵齊討無道昏君。
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支瓦崗軍,因為軍師李密的策略,於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先後攻取了興洛倉、回落倉,義軍開倉放糧,天下的百姓紛紛歸附。
興洛倉、回落倉乃是隋都洛陽的命脈所在,李密的計謀重創了隋朝的統治。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天下之主李世民,考慮到糧倉修在城外的弊端,便在洛陽城內宮城東側修建了含嘉倉。
唐玄宗天寶八年之時,含嘉倉儲糧近六百萬石,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糧倉。這也使得洛陽,成為了安祿山叛亂初期執意攻取的目標。
安祿山攻下洛陽後,便把搶掠而來的金銀財寶以及含嘉倉的大部分糧食,全都運回了老巢范陽。安祿山的貪婪和短見,也正導致了他今日被困的局面。
含嘉倉城南、宮城皇城東側,便是東城,同樣是三省六部各個衙屬辦公所在。
不過,安祿山攻陷長安後,便迅速的墮落腐化,把長安城裡一班文人,梨園裡的一幫伶人,全都掠到了洛陽,以為自己歌功頌德、歌舞歡宴。所謂皇城、東城裡的各路衙門府寺基本空著,並沒有建立起完備的政府體系。
安祿山自然在宮裡。安慶緒也早已按耐不住,住進了宮城內原本屬於太子居所的東宮。
原安祿山的軍師中書侍郎嚴莊,范陽節度使史思明,住在清化坊。
當初在張府的時候,張氏兄弟有談過,如今洛陽的局勢,基本為這幾個人所左右。
孔雀法王、真田景綱作為晉王安慶緒的賓客,也住在東宮裡面。
郭曖自然明白要想探聽到一些有價值的訊息,絕非一兩日的功夫,所以第一晚的任務,主要是潛入各個目標所在的地點,確定其衣食起居的所在,也好日後方便刺探。
不過,還是有一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是白天所不曾注意到的。
郭曖夜行,飄身於屋宇坊巷之間,就見洛陽城內幾個地方燃著很盛的火光,叮叮噹噹隱約有夜間勞作的聲音。
郭曖悄然靠近一片火光,這裡距離南城牆已然很近,再穿過一坊也就到了城牆下,這是一片開闊的空地,地上支著七八個大鐵鍋圍成一圈,裡面燒著木柴火油作為光明,中間是一個幽深的洞穴,圍繞著洞口,裝了七八架轆轆,不斷有土石從洞底拉上來,地上一百多名漢子正辛苦勞作,把從洞裡挖出的泥土裝車推走。
看樣子洞底也有不少的工匠,這洞穴的確是個不小的工程。
幾名軍官正圍在一處篝火邊喝酒,時不時衝著步履蹣跚的工人們咒罵呵斥幾句,一個黑臉臃腫的漢子,每每還要走過幾步,對著身邊經過的工人,狠狠抽上幾鞭子。
想必這些工人人每天吃的也都是些清湯寡水的飯食,哪還有力氣做這些苦工,走起路來踉踉蹌蹌,毫無生氣。
想起恩人王順兒,老人家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喪命的,郭曖心頭熱血翻湧,恨不得這就殺了幾名軍官,救這些苦難的人們遠走。
此時的他,似乎比以往更能體恤這些生民的艱辛與苦難。
郭曖壓住心頭恨意,饒是看了一會兒,卻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坑洞看起來很深也很寬,如果是要挖地道潛出城外,這直上直下的還能跌死人,構造上卻也不像。
郭曖悻悻退去,回到了王順兒的院子,回到了自己暫宿的床上。
他睜著眼睛,望著黑洞洞的虛空,過往在腦海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