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燕山龍脈
哈哈哈哈,所以當時看他所謂的陣法不過如此,一是趁機奚落,二來也是為了探聽虛實,我可不想被什麼人什麼事矇在鼓裡。”
“恩,這是你一貫的風格,不過有史將軍做內應,他這如意算盤就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啊。”
“此時說這些還為時尚早,我的人馬守在北城的安喜門,東城的上東門和永通門,到時候自然可以作為內應,確保**順利殺入皇宮。不過,還有一件事可能更是兇險萬分,就是獨孤大人方才提到的那些地穴。”
“哦?那些地穴有什麼玄機麼?”郭子儀不安的問道。
“不知道。”
“……”
“你們不用這麼看著我,”史思明擺擺手,望著一臉詫異的李泌和郭子儀說道:“如果我知道的話,就不會說它兇險萬分了,那些地穴不再當時的巡視之內,甚至安慶緒和真田景綱提都沒跟我提一句,我是猜測那些玩意跟孔雀法王有關的,我的暗探確實看到過孔雀法王到那些工地上指揮施工。”
“原來是這樣,如果是那名僧人的話,這件事就的確值得萬分小心。”
“是啊,那個僧人的手段大家心裡也都明白,恐怕到時候那些地穴,會十分的棘手。”史思明凝重的說道。
“恩,僧人的術法之類的確危險萬分,不過慧琳大師目前就在唐營,到時候未嘗不可一試。”
史思明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還有兩件事,也希望你們能夠多加註意。”
“哦?什麼事,但請直說嘛。”李泌看他吞吞吐吐的,似乎不太好明講。
“第一件事麼,我並沒有十足的把握,然而萬一我猜得沒錯兒的話,那麼對於這場戰爭的勝敗,乃至大唐社稷都會有著巨大的干係——”
聽史思明如此說,李泌等人不禁面面相覷。
史思明看著對方一臉詫異的表情,兀自沉默了片刻,似乎正在思考到底該怎麼同他們說起。
“你們的情報裡面,同孔雀法王、真田景綱一起進城的,應該還有一位僧人吧?”
“沒錯兒,跟他有關麼?這個人據說很快就離開了洛陽,太子和朝廷方面也是非常關注他的去向。”
聽史思明主動提起那個當初離開的僧人,李泌十分的在意,身子不由得向前靠了靠。
“這名僧人便是摩羅曇照,這個人在中原一代甚少活動,關於他的情報並不是很多,不過他的確是一位頗有來歷的人物,他便是突厥王族阿史那部族的後裔,名叫阿史那達曼,與突厥的泥厥處羅可汗同名。”
突厥汗國曾是阿史那部族在中國北方建立的一個強大的草原部落聯盟,其中僕固一族、回紇一族便是其中重要的兩個部族。
在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回紇族和僕固族聯合起來,共同反抗阿史那一族的殘暴統治,兩族開始逐漸強大起來。後來這兩個部族都歸附了大唐。
在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的時候,回紇族出兵勤王,幫助大唐打敗了薛延陀政權,回紇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
最終在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回紇在大唐的幫助下,攻滅了突厥汗國,阿史那部族成為了回紇的族民,並被回紇王遷往了西域一帶。
“哦——原來是阿史那部族的後裔,然後呢?”李泌追問道,因為這個人的活動情況,在大唐情報系統裡並沒有太多的記錄。
“此人幼年曾到大雪山追隨寶象法王學習密法,數年後,寶象法王察覺此人心機不純,不但處心積慮結交吐蕃貴族,還處處挑撥吐蕃與大唐的關係,吐蕃王和寶象法王一心與大唐交好,自然對他的行為十分不滿,看在他也算是一名王族後裔的份兒上,才饒過了他,將他逐出了吐蕃。
奈何此人死心不改,便流竄到了西域一帶,在諸部落間,打著寶象法王的旗號,以傳法為名拉攏了不少部族,在阿史那部族中更是成了極具威望的人物。”
“原來是這樣,山人明白了,史兄是擔心此人在西域召集人馬起兵反唐。”李泌聽史思明講完,當即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
“是的,雖然關於他西行的目的和情況瞭解的並不是不多,但以他多年的行跡和其在西域的經營來看,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尤其是阿史那部族對回紇的滅國之仇一向懷恨在心。
如果他此番西去號召阿史那部族以及其它的突厥後裔發動政變的話,恐怕會令回紇王難以招架,而且,一旦他奪取了回紇王權,那他緊接著要做的,恐怕就是率領十幾萬草原鐵騎殺向長安。”
史思明眼中寒光乍現,似乎已然窺見了來自遙遠塞外的虎狼鐵騎。
“這件事還真的全全仰賴史兄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李泌站起身,又為史思明斟滿了酒杯:“多虧了史兄啊,對此人的行跡瞭解的如此詳細。”
史思明把杯子端在手裡,搖了搖酒液,戲謔道:“哎呀,李半仙兒啊李半仙兒,又在我嘴裡套話,別忘了,我也算是半個突厥人,一個族群總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報流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