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的木盒恰巧這個時候全都開啟了,他把蓋子揭開,請泉懷先自行取閱。
蓋子開啟,一股好聞的檀木香味兒散溢位來。
每一件木盒裡各有一封信,就連信封信箋上都瀰漫著檀木的香味兒。
信封上的字跡,正是出自虯髯客的手筆,出於好奇,他先拿起了寫給李元吉的那封信。
稱呼很親切,三胡吾弟——
三胡是李元吉的小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不宜直呼,字卻是日常親朋好友之間呼來喝去,以顯親近用的。
這個虯髯客顯然同曾祖父那邊也是非常熟識的,可他卻隱瞞了這條資訊。
信的內容一目瞭然,是虯髯客向李元吉通報訊息,說秦王近日有所圖謀,勢必於太子不利。
落款確實是虯髯客的名字,日期在玄武事件之前的一個多月左右。
泉懷先仔細辨別筆跡、紙張,確定不是偽作,當即重捶桌案,大罵:“虯髯客狗賊,欺人太甚。”
他心中已有答案,捧著虯髯客寫給李靖的那封信,泉懷先端詳良久才開啟一觀。
如其所料,心中內容同寫給李元吉那一封信大同小異,不過是立場對調而已,稱呼當然親切的“藥師吾弟”。
藥師,是李靖的字。
時間也是玄武兵變之前的一個多月左右,比之給李元吉的那封信,只提前了一天。
泉懷先反覆對比、驗證著兩封信的真偽,忽然想到自己懷裡便有那幾封虯髯客寫給淵蓋蘇文的信,那幾封信是不會假的。
當時的高句麗、新羅等國都是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的。
虯髯客寫給淵蓋蘇文的信,也是漢字。
三封信互相比對,確定是同一時期的紙、墨,筆跡亦是出自同一人。
泉懷先不得不信,他心如瘋馬,如亂卷的波濤,又滿飲幾杯,才藉著微醺平靜下來。
“你早就知道了?”
“也是這幾天的事,”玄宗皇帝坦言,“豫兒陰差陽錯得了一本太宗留下的書,夾頁中有一張圖,我們按圖上線索找到了這兩個盒子。”
“原來是這樣,這麼說太宗皇帝是知道真相了?”泉懷先忽然想起什麼。
“是,虯髯客的真名淵太希,正是淵蓋蘇文的叔父,他來中原圖謀如何,便很清楚了,所以後來太宗皇帝攻滅高句麗,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當時的檔案中並沒有關於你祖父的記載,所以才使得你一脈潛居他族至今。”
“所以這一切,只是源於一百多年前的一個陰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泉懷先情緒難控,漸入癲狂。
“造化弄人,這種事情最好不要去想他了。玄宗寬慰道。
泉懷先哪裡聽得進去,就算聽得進去,又怎能在短時間內化解種種的恩怨顛倒。
雖然不合時宜,郭曖還是追問了一句那批黃金運出的路線。
他本以為八面財神是他的人,他應該知道的。
不過,他也不併知道,十三烏鴉各自之間皆有自己的圖謀,無非是因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罷了。
玄宗皇帝希望泉懷先重入宗譜,被對方拒絕了。
“知道我為什麼終身不娶,不留子嗣麼?我就是想著報了那樁大仇,便一了百了的,宗譜之類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