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刃撞擊聲,喊殺聲,激起老者沉寂已久的熱血和俠心。
想當年,他正青春年少,也是騎著馬,腰裡懸著寶劍,從碎葉城不遠千萬裡,來到中土,來到蜀中游歷。
只是那馬是上等的西域寶馬,那劍亦是祖上流傳的龍泉寶劍。
當時的他以一人之力,鬥敗四十餘名遊俠兒。
老者驅馬快行,很快便望見前方山坳裡打鬥的眾人。
誰是賊人,誰是路人,一眼便知。
他趕緊下馬,在路邊樹上拴好。
馬雖瘦弱,也是拋下臉面為一富貴人家寫了一首贊詩,勉強換來的。不容有失。
老者冷然拔劍,腳下踏風,幾個跳躍衝入陣中。
這老者自稱是大漢飛將軍李廣的後人,所使的劍招亦是祖上流傳下的三十六路破軍劍法,專是當年李廣在軍旅中對戰殺敵時總結創立的。
這劍路剛猛凌厲,招招逼人要害,不消十數回合,賊人已被斬殺過半。
瘦馬老者一味廝殺,顧不上看清路人是誰。
看在一邊烤火的高力士卻看得真切,認出來人,笑著暗道一聲“冤家”,不住的搖頭。
這瘦馬老者不是旁人,正是謫仙詩人李太白。
對於山賊來說,“人為財死”就是個笑話,保命永遠是第一位的。
山賊丟下同伴的屍體和受傷的同伴,鬨然四散,順著崎嶇的山路逃走。
李白挺著長劍,把受傷的山賊也趕跑,直到看著他們跑遠了,才回過頭來,去看那位似乎受傷不能站起的老者。
小太監們不認識李白,一人站出,走到李白面前“感謝老丈”仗義出手。
李白仍是沒有認出高力士來,衝對方一抱拳,轉身要離開,不料背後卻傳來擊掌讚歎之聲。
“謫仙人,好劍法。”
李白心口像是被重重揍了一拳,愣在那裡,眉毛和鬍鬚抽搐幾下,轉過身來端詳著坐在大石上烤火的老人。
這人竟認得自己?李太白很是驚訝,自己一生飄零潦倒,知交好友或死或散,早已許久不曾見過什麼熟識的人了。
能喚自己“謫仙人”名號的,當是十幾年前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期的故交。
謫仙人的名號,更是對自己舉薦有恩的四明狂客賀知章所贈。
李白仔細打量著對方,忽而瞪大了眼睛,卻又不敢相信這竟是真的。
這老者像極了那人,可那人終日陪在天子身邊,富貴非常,怎可能會流落這荒山野嶺,為一群宵小欺辱?
李白張了張嘴,終是沒有喊出那個名字。
“你,你是——”
“怎麼?不敢認麼?”倒是高力士胸襟坦蕩,挺了挺身子,揚起臉來讓對方看個清楚。
“真,真的是你?”李白的嘴角抽搐著,高力士能落到這步田地,他是斷然不曾想過的。
“是我,高力士。”高力士郎然應道。
李白再次上下打量著對方,忽而激動涕零。
高力士雖仍著錦衣,富貴氣息仍在,可相比當年一人之下萬明之上的風采,仍是顯得潦倒非常,髮髻蓬亂,鬍鬚也是幾日不曾修飾了。
李白蹬蹬蹬幾步上前,撲在高力士身前,曾經的恩怨頓然煙消雲散,似老友重逢,抓住了對方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