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四回 清明祭(一)

平城皇宮。

太子元恂與任成王元澄以及太師馮熙、太傅穆亮於一席而坐,共商墓祭之禮。

席案之上,小爐烹茶。

元澄先開了口:“明日為寒食之節,百姓之家嚴禁炊火生煙。舊歲陛下於平城之時亦是由西宮點燃火燭,並將火種傳至臣家中,再由臣傳至皇族貴戚之家,再而傳至官宦之家,最後再入百姓之家,意為滋生新火,辭舊以迎新。”

看了一眼元恂,元澄接著道:“陛下授意於臣,今次寒食傳火與清明祭祖皆交由太子代行,可見陛下待太子信任與倚重之情啊。”

元恂本以為離了鄴城皇宮,便可隨心所欲,無拘無束。不曾想,一路之上,太師與太傅並未鬆懈學業,加之入了平城,又有任成王管教約束,此時已是心內厭倦。

然任成王為一族宗長,又是嫡支祖輩,元恂亦是不敢造次,只得佯作恭敬之態,連連應聲。

元澄見元恂如此,心內甚是欣慰,微笑道:“這寒食與清明,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亦是相互呼應。”

馮熙與穆亮於一旁亦是連連點頭,待元澄言罷,馮熙便介面道:“寒食禁火是為出新生之火,而清明之祭是為佑護新生,可令世間之人念故往,感恩情。太子為我大魏儲君,陛下今歲遠在鄴城,太子定當傾盡全力,不令傳火與祭祀之儀有失。”

元恂口中皆一一應下,然心緒早已飄至角觝之場。

待議罷寒食傳火及清明祭祀之儀,眾人皆各自離去。

角觝之場,護衛太子之東宮左右清道率羅列兩側,東宮蟒旗迎風飄動。元恂立於角場之中,那張年輕稚嫩的面孔更顯張揚得意。

元恂自幼喜武,尤愛角觝之術。遷於鄴城之前,亦是挑選左右清道率中擅觝術之人與其戲之。

這左右清道率本為旅賁之精銳,專事太子宮掖宿衛之責,為太子腹心之衛,其軍士皆由公族或卿大夫子弟組成。

今日於太子對觝之人為楊侃。這楊侃字士業,弘農華陰楊家嫡房長子楊播便是其父。

楊侃自幼聰敏好學,亦文亦武。此時楊侃雖將及總角之年,卻因身材魁梧,便被其父送至軍中以練其志。

因楊侃入左右清道率時日尚短,元恂與其並不相識。此時見其魁偉,便有心與之較量。

雖已春盛,因平城居北,卻仍是微涼天氣。然角觝雙方,必以裸袒相搏而角勝負。

二人立於場中,左右軍士於兩側擂大鼓而助興,另有軍士於一旁舉旌旗以吶喊,場上一時熱鬧非凡。

但見元恂揮舞著壯實的雙臂,以雄獅之姿待楊侃進攻。楊侃亦是初生之犢,二人四目炯炯,分毫不讓。

楊侃雖幼,卻能以巧取勝。幾個來回之下,反倒略略顯勝。平日裡那些軍士無人敢以真實之力對決於元恂,此時見楊侃來勢之猛,元恂心內已怒。

猝不及防,楊侃一個踢絆,元恂便已倒身於地。

這角觝之矩以先倒地者為敗,不論何時,贏者必要親手扶起對方,以示友好互勉之意。

楊侃見太子已倒地,便急忙忙近前半步,欲扶元恂起身。不料元恂此時已惱羞成怒,盛怒之下,揮手一拳,便打落在楊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