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八回 馮氏女(一)

“螳螂生,鶰始鳴,反舌無聲。”展眼便已是芒種時節。

因了馮誕嫡女馮娷今日入宮,將及卯正初刻太師府內眾人已忙作一團。

雖說皇帝並未正式下詔冊封馮娷為太子正妃,然皇帝金口玉言既許了太師馮熙將此女娉作子婦,如今又親囑馮熙將馮娷送入昭儀宮中教養,馮熙自是認定此乃瓜熟蒂落之事。

卯正之時曙光將現,太師府正廳之內火燭通明卻照亮如同白晝。

馮熙與嫡妻博陵長公主端坐於正廳之中,長子馮誕與二子馮修及三子馮聿則於一側而立。

待馮娷入了內來向眾人行罷禮,馮熙便開口對其道:“娷兒,你今日入宮乃陛下天恩,你於宮中當自加珍愛,須當上敬陛下、皇后與昭儀,下恤宮內隨侍之眾,如此方可保自身周全,亦不負陛下眷寵之隆恩。”

馮娷垂首道:“阿翁之言娷兒銘記於心,入宮之後娷兒自當遵阿翁所囑不敢有違。”

馮熙點了點頭,繼而又道:“如今你姑母雖正位中宮,卻因任性妄為失了治宮之權,你此番入宮只得相伴於昭儀身側,其雖為你名義上姑母,實則與我馮氏一族無半分情義,你當兢兢業業,勤謹恭肅以待之。”

這馮娷冰雪聰明,乃慧心妙舌之人。此時聽聞馮熙如此囑咐,自是笑盈盈應下,道:“阿翁放心,娷兒知自己身負之責,娷兒既入了昭儀宮中自當事事以昭儀為先,不令阿翁憂心。”

馮熙聞馮娷之言,心內自是頗感安慰。

博陵長公主膝下只育馮誕與皇后馮氏這一子一女,如今見嫡孫女馮娷即將入宮心內自是不捨,馮熙言語之間博陵長公主已淚眼晶瑩。

馮誕見母親如此神情,便開口相勸道:“母親,娷兒雖說今日入宮,然其不過暫由昭儀教養,許過些時日陛下消了氣阿妹收回治宮之權,娷兒便可搬去椒坤殿與阿妹為伴。”

馮熙雖不能對眾人言明昌邑皇帝遭襲替昭儀擋箭之事,然其心內自是知皇帝待昭儀之情。望著馮娷,馮熙道:“不知那昭儀使了何樣手段,老夫觀陛下待那昭儀著實上心上意,你隨昭儀一宮而居並非壞事,若能得了其相助,自是穩坐這太子嫡妻之位。”

待馮熙言罷,立於一側的馮聿便開口道:“那日因了皇后禁足之事兒子往倚德苑尋那昭儀,言語間兒子倒覺其非那城府之人,事事處處亦只以陛下為慮…”

不及馮聿言罷,馮誕便介面道:“三弟,那昭儀若當真是那毫無城府之人又豈會出手相助皇后?只此女行事作風倒確實不同於宮內其他妃嬪,許是因了此故而得了陛下憐愛。”

馮修點了點頭,亦贊同道:“大阿兄所言極是,有無城府與其是否良善不可相提而論,娷兒入了宮仍當謹慎而行才是。”

馮娷向眾人屈身行禮,道:“父親與二位阿叔之言娷兒記下了,娷兒自當小心行事。”

博陵長公主見眾人言來語去恐令馮娷心生憂懼,便對眾人道:“罷了,爾等既已決定將娷兒送入宮中,便莫要再於此喋喋不休。”

伸手示意馮娷近前,博陵長公主忍悲強笑道:“娷兒,入了宮便不似於咱們府上這般,遇事三思而後行,無論如何你姑母仍是這中宮皇后,倘若當真有了難事亦或受了委屈便去尋你姑母。”

正廳門外立了眾多手託烏漆盤的婢女,但見博陵長公主招了招手示意眾婢入內,便又接著對馮娷道:“常言道‘禮多人不怪’,祖母為你備了些小物件,你入了宮便贈予後宮陛下那些姬妾。”

馮誕作了個揖,道:“母親,父親乃堂堂太師、六卿之首,您乃當今陛下祖姑母,娷兒又何須行此卑微奉承之事?”

博陵長公主瞪了一眼馮誕,不悅道:“你怎得與你阿妹一般如此傲世輕物?你阿妹自幼恃強好勝,吾每每入宮之時皆進規勸之言,然其不聽勸言,孤行一意方才有今日處境!”

馮誕見母親面有不悅之色,忙屈身垂首道:“母親教訓的是,是兒子思慮不周。”

博陵長公主擺了擺手亦不再與馮誕計較。

頓了頓,復又手指眾婢手中所託之物,博陵長公主望著馮娷道:“這一對金鑲玉如意你帶了入宮贈予昭儀,其如今聖寵正隆,你又要與其一宮而居由其教養,自當不可怠慢於其。”

交待罷昭儀之禮,博陵長公主又接著對馮娷道:“那李貴嬪素喜制香,這隻白玉香爐你便贈了於其。”

不待馮娷答話,馮聿便開口道:“母親,那李貴嬪對皇后行陷害之舉,令皇后如今失了治宮之權,您怎得還要娷兒贈禮於其?”

博陵長公主咧了咧嘴,道:“娷兒雖毋需懼怕這李貴嬪,然這李貴嬪如今掌治宮之權,吾行此舉一來因了若娷兒對那李貴嬪置之不理自是不妥,二來此舉可令陛下知我馮氏皆為胸襟豁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