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四章 百思紛沓來

一念想通,全盤皆通。不再糾結具體手段是否陷入魔道,動搖內心信念,王釋遠很快用自身根基整合紙上經文片段,整理出一門術法來。

漆黑的光芒一閃即逝,兩名烏紗侍女走上前道:“恭喜王公子,請!”水袖揮舞,讓開往裡通行的方向。

王釋遠連連擺手道:“不了不了!我和蘇師妹功力低微,在這樣魔氣濃厚的環境裡堅持不了多久,就不進去了。一切看張師弟的!”

“那麼,張公子,請!”

張焚抬眼看去,石樑盡頭的山壁上,九百九十九張來自零散經文、殘缺招式的摘抄紙箋,分作十八行,整齊的掛在山石上。除了最下一行,每行都是五十六張。

“不介紹下規則嗎?”

左首侍女微微一笑,伸手遙指石上紙箋說:“我家主上搜集天下藏書,其中頗多不全,於是藉此機會,欲借天下英才智力一用。石上九百九十九種功法殘章,只要略有領悟,能入得我二人的眼,便有資格,進入小天機峽,觀看主上收集的殘缺典籍。”

“只有殘缺典籍?”

“自然只有殘缺典籍!若是完整的功法,譬如水雲山雲水十方、春林門玄水龍典之類的完整道訣,是怎麼也不可能給外人隨意借閱的。”

右側烏紗侍女介面說道:“不過張公子也不要小看了小天機峽裡收藏的典籍,說是殘缺,其實不少只是缺少了基礎部分,又同我家主上功法不合,無法順利驅動。換成使用其它門派真元,未嘗不能發揮威力。”

這個張焚當然知道,他的金光絕電劍就是這樣。落到商青娥手中,春明門的女弟子們無一能練,只能放到私庫裡積灰。而他得到,即使沒有小助手的幫助,慢慢參悟,對刳山劍訣提升改良也極有用。

除此之外,還能作為元靈獻祭,推演功法的基礎資料使用。

“此外還需注意一點。”左邊烏紗長裙的侍女拂動鬢邊散發,繼續說道:“小天機峽裡,借閱了任何一門功法,都需留下相應心得。否則,主上震怒,就只能請公子長留峽中囉。”

“還要留下心得?貴主上太也小氣!”張焚撇嘴吐槽一句。

“當然要留下心得,否則怎麼叫借用天下才智。哪怕殘缺,誰又肯白白拿出來給人看呢?咯咯~”左右兩名宮裝雲鬢的俏麗佳人,花枝招展,聞言輕笑起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把小天機峽內外規則說個清楚。左邊那名女子再次揮舞水袖,道:“公子,請!隨意挑選一張,施展所得即可。”

右側女子立即補充道:“若是參悟所得,不足以形成完整功法,無法展示,也可以口述說出。哪怕只得隻言片語,些許感悟,也未必不能透過的哦~”

“多謝兩位指點!”面對兩位和龍山五派掌門差不多級數的大佬,該禮貌的時候還是得禮貌,否則就是自己作死了。張焚雙手抱拳,恭敬說道。說完,邁步上前,站在紙箋前方抱胸沉吟。

其他人才需要選擇,而他,全都要啊!

這些文字、圖形,雖然來自殘篇的摘抄,可謂殘篇的殘篇,但都是來自這個世界的真實功法,各有各的道理,可以作為推演的資料。對於別人,這一星半點的零散文字,或許一輩子難得用上,而他是真用得到的。

說不準哪天,哪次獻祭,就會把某句話、某段文字包含的理念融合進去。

神光期修真者的記憶比起普通人強大千百倍,一眼掃過,石桌布箋上的文字,已經盡在心頭。

對其他人,這些文字實在太過剪短,想要略有所得,要麼知識廣博,觸類旁通;要麼恰好遇到熟悉的內容,觸動靈機。可是對於張焚,要想像先前的王釋遠、烏蓬先生那樣形成完整的劍式、術法並不容易,想要提點幾句,略作“領悟”可謂易如反掌。

儘管剛穿越就發下天道誓言,使用張焚身份,承接刳山大弟子的因果。可是不管怎麼和過去切割,現在的張焚,內裡靈魂核心,還是來自地球的秦陽。

沒有王釋遠那樣的仙魔觀念,也不會真正如同前身一樣思考問題。看待、解決問題的眼光、思路,還是來自地球的思維方式。兩個世界不同知識,不同哲學思想的碰撞,短短的隻言片語,不斷在張焚腦海裡激起思維的火花。

對於“天道”的思考,對“道”的追求,按照地球分類,終歸屬於哲學問題。而這個世界,同他原本生活的世界,表現出極大的相似性。仙、魔兩分,各自的許多論述,都和地球上的東方哲學一脈相承。

假如幾百年前的道士、儒生穿越到這個世界,還真不太好“觸類旁通”。可是,一百多年來,西學東漸,到了現在,一般人的行為、思想中,也包含大量西方哲學內容,和幾百年前的祖先有了極大差別。

前生沒系統研究過哲學,不過思想政治課還是上過不少的,短短時間,張焚已經想到了好幾個可以無縫對接的“感悟”。

“這一句怎麼樣?”張焚手指一頁紙箋,說出一句話來。

“這麼快?”兩名侍女沒有輕皺,想要答應,心裡覺得張焚思考時間太短,未免不夠重視。能夠成功進入小天機峽,閱覽藏書的,包括這一代様姝古陸上,目前最頂尖的天驕,春林、水雲二公子在內,沒誰向他這般快法。

而要拒絕,這短短一句話裡傳遞出的內涵,又足夠讓兩人震撼。沒有魔教理論那般鮮血淋漓的酷烈,深想下去,聰明的人卻能夠體會到背後卻流露出來,那種視萬物如芻狗,冷冰冰的殘酷。

殺人不見血,一語影響千萬人命運,可謂“細思極恐”!

比起許多順利透過的“才智之士”,這句話份量不但足夠,還有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