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張華那一組的建築模型十分搶眼。
畢竟不管是體積還是外觀都很出眾。
每個團隊都要對自己參賽作品進行講解和示範,張華他們組派出了形象好氣質佳的秦筱依。
“這次我們組設計的這棟摩天大樓一共五十層,總高……”
隨著她的講解,評委老師們也紛紛坐不住了。
大一學的都是基礎知識,到了大二才會真正的接觸專業知識,這幫只有大一大二學生組成的小團隊就能搞出摩天大樓,實在讓人驚歎。
然而正所謂內行看門道,當陳教授幾人在模型前面駐足片刻,就已經發現了端倪。
表面堆砌的再花團錦簇,內部結構卻根本經不起推敲。
幾人沒說什麼,而是揹著手去到下一處位置。
看著教授們興致缺缺的離開,秦筱依著急的還要再說,被身後一位男學長拉住。
“你攔著我做什麼?”
秦筱依壓低聲音強忍心中怒火:“他們都不知道我們設計的寓意是什麼呢,只看一眼就走人,也太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了。”
男生無情的拆穿:“重點根本不在於你的寓意有多好,而是我們已經被淘汰了。”
張華的臉色甚至比其他人都要難看。
她下意識去看遠處的周鏡,卻不想他正低頭和林希說著什麼,目光認真而專注,嘴角微微上揚,心情似乎非常不錯。
張華攥緊的手指因為太過用力幾乎嵌進了肉裡,但她心裡的妒火幾乎快要把她的理智燒滅了,根本感受不到疼痛。
直到旁邊有人大聲叫她,她才如夢初醒。
而此刻的教授們早已經離他們遠去。
教授們一邊觀察作品,一邊聽團隊的講解,如果感興趣,還會多問上幾句。
這次十六個作品都各有特色極具創意。
除了一開始提到的機器人獲得了所有評委的一致認可,還有兩個涉及通訊領域和電池增容實驗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理論上還不算完善,但足以見得這一代儼然已經成為了冉冉升起的紅星,也即將為國家的崛起而發揮巨大的能量。
到了林希他們這一組,一開始眾人還沒有多大反應,直到有人突然咦了一聲,所有人的目光才又重新去仔細研究。
“我們採用了組合結構的方式設計了這架橋樑,思路是由我的學妹林希提出來的,不如讓她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被眾人推舉出來做講解的周鏡,突然回頭將林希推到了前面。
林希足夠優秀,他不希望因為自己僅僅只是個學長就剝奪了她的努力和付出。
這段時間她雖然因為不得已的原因每天很早就離開,可她背後默默付出了很多。
如果不是這次模型被毀她迫不得已把家裡的模型拿出來。大家都不知道原來林希回家之後利用晚上的時間也會反覆模擬調整資料,所以每次她給的資料都是最快最可靠的。
“之前你跟大家怎麼說的,現在就正常說,別怕。”周鏡說著給了她一個鼓勵的眼神。
林希知道他把這個機會讓給自己的良苦用心,況且現在也不是該推辭的時候,於是她上前一步站直身體,開始詳細的講解起來:“……組合結構不但可以有效的節省施工時間,還能更大程度的節省材料用量,並且將材料的效能發揮到最大,從而大大提高建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