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緩緩的拉開了帷幕,鮮血染紅了大地,與東邊升起的大紅燈籠交相輝映,空氣中還散發著濃濃的血腥味,似乎在訴說著昨夜的慘烈。
戰爭已經落下了帷幕,三三兩兩的奧地利士兵正在打掃戰場,不時還有一群俘虜被押送而過,證明了誰才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格里吉下令道:“把敵人屍體儘快處理掉,我們軍中可沒有這麼多牧師給他們送別!”
1848年的夏天來的格外的早,這還是五月份氣溫就上升到了32℃,為了避免發生瘟疫,只能把屍體都燒掉。
……
熊熊大火開始燃燒,俘虜中走出了一群牧師,參與了這次送別儀式,格里吉沒有阻止他們。
歐洲大陸信仰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給予死者最基本的尊重,這是貴族應有的基本道德節操。
送別的敵人的同時,奧地利軍隊也送別了自己的戰友,看著一個個熟悉的小夥子埋入泥土之中,格里吉的好心情沉寂了下來。
一將功成萬骨枯,昨夜的戰鬥進行的很順利,即便是如此奧地利軍隊依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近一個團的兵力被打沒了,尤其是參加突襲隊的八百多人,活下來的不足一半,其中還包括一百名傷員。
傷亡慘重,戰果也很驚人,擊斃敵軍三千餘人,俘虜敵軍七千餘人,繳獲物資若干,贏得了戰爭爆發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
隨著特倫託戰役的勝利,威尼斯戰場上的局勢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撒丁軍隊戰鬥力不足的本來面目被揭開了。
對持中的奧地利軍隊大受鼓舞,很多將領都在磨拳擦掌,準備尋找機會大幹一場。
特倫託是威尼斯戰爭重要的一環,巴多里奧元帥才部署了重兵,別的地方就沒有這麼好運氣了,就算是擁有兵力優勢,這個優勢也不可能是數倍。
特倫託戰役成為了這次奧撒戰爭的轉折點,此役過後,攻守之勢發生了逆轉,奧地利軍隊掀起了反攻的浪潮。
……
撒丁軍隊總指揮部,曼圖亞少將彙報道:“元帥閣下,現在的情況對我們非常的不利,教皇國軍隊正在撤退中,已經脫離了戰場,看來他們是準備退出這場戰爭了。
托斯卡納人在前些日子裡遭遇慘敗過後,就進入了駝鳥狀態,現在他們駐紮在距離戰場五十公里外的佈雷西亞。
就算是想要和敵人交戰,還要趕兩天的路,現在我們已經是孤軍奮戰了。”
巴多里奧元帥眉頭緊鎖,水貨就是水貨,他的軍事素養根本就不足以指揮這麼多軍隊作戰。
不光是他,整個撒丁王國陸軍中,都沒有能夠駕馭住二十萬軍隊作戰的將領。
沒有辦法,名將都是在戰場上打出來。撒丁王國的常備軍才兩三萬,最高階別的一線軍官也不過是師長級的。
猛然間提拔到了集團軍司令上面,要指揮原來二十倍的部隊作戰,任何人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目前來說,巴多里奧元帥還在適應中,自從威尼斯戰役打響,撒丁王國軍隊中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混亂,令他疲於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