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
約翰羅素首相正在為義大利問題頭疼,奧撒威尼斯會戰結束後,他就知道事情麻煩了,搞不好大英帝國在義大利地區的利益就要不保了。
“帕麥斯頓先生,這場奧撒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你覺得我們該持有什麼樣的立場?”約翰羅素問道
外交大臣帕麥斯頓不慌不忙的說:“首相閣下,我們在撒丁王國還有大量的利益,為了保證大英帝國的利益,撒丁王國必須要保下來。
不過,奧地利人的態度我們也必須要考慮,這場戰爭是撒丁人主動挑起的,肯定是要給他們一個交代!”
這個年代的世界主題是英俄爭霸,大英帝國還沒有牛逼上天,奧地利帝國也是列強中的一員,該拿的利益還是不能剝奪的。
國務大臣亨利約翰坦普爾皺著眉頭說:“帕麥斯頓先生,現在的問題是奧地利人不會善罷甘休,沒有任何一個大國能夠容忍尊嚴受到挑釁而無動於衷。
撒丁人這次已經將奧地利政府惹火了,為此他們不惜和法國人妥協,從巴黎傳來的情報顯示,法奧之間可能已經簽訂了密約。
如果現在法奧聯手,那麼撒丁王國就會成為歷史,即便是我們反對也無濟於事!”
在義大利問題上,英法奧三國的話語權最大,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義大利地區一直都是法奧兩國爭奪的焦點,英國人居中調解維持平衡。
為了更好的牽制法奧兩國,進入19世紀後,英國人就在義大利傳播統一思想,歐洲大革命爆發後,倫敦政府又開始支援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
毫無疑問,這次他們玩兒蹦了。奧地利只是伸出了一隻手,就打殘了撒丁王國,甚至還不惜和競爭對手法國人勾結了起來,企圖瓜分義大利。
帕麥斯頓微微一笑說:“坦普爾先生,事情還沒有那麼糟糕,法國人的內部矛盾重重,他們換政府的速度比女人換衣服都快。
前一屆政府的政治主張,並不等於這一屆政府也認同,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等下一屆政府。
只要我們給他們施加外交壓力,法國政府是沒有精力向外擴張的,沒有了法國人參與,奧地利還沒有那麼好胃口,可以一口吃下撒丁王國。”
聽了帕麥斯頓的比喻,眾人都笑了起來,對於嘲笑法國這個宿敵,英國人從來都不會吝嗇笑容的。
如果是法奧聯手,那沒得說,誰都沒有辦法阻止他們瓜分義大利。
可是現在法國人不在狀態,共和政府建立過後才短短的幾個月,都先後換了幾任政府。
本來英國人還打算扶持一個親英政府的,可是看到法國人換政府的速度過後,他們就停止了行動。
沒有辦法,他們跟不上節奏。法國內部還隔三差五的鬧革命,亂七八糟的勢力集團一大堆。
誰知道站在最後的是誰?
萬一投資錯了物件,浪費資源也就算了,再收穫一個敵人就虧大了。
停頓了一下,羅素首相再次問道:“帕麥斯頓先生,外交部準備怎麼說服奧地利政府呢?如果他們堅持要滅掉撒丁王國,外交部又準備採取怎麼樣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