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

還有這種操作,安德里亞斯上校有些傻眼了。盤算了一下,他發現貌似可操作性非常的強。

拼死抵抗那是不可能的,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就算是安德里亞斯願意帶著軍隊和奧地利人死磕,同樣改變不了結局。

安德里亞斯隨口問道:“如果我拒絕會有什麼後果?”

馬庫斯臉色一沉嚴肅的說:“如果你拒絕民眾的選擇,那麼你們將被驅逐出境。

弗賴拉辛民眾有權做出自己的選擇,就算是不能為德意志統一做出貢獻,我們也不能夠成為阻擋德意志統一的罪人!”

看著馬庫斯的態度,安德里亞斯的內心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和奧地利人死磕了。

沒有人想死,明知打不贏的戰爭,還要勉強去打,那就是傻子。要是外敵入侵,為了軍人的榮耀,那麼安德里亞斯還可以鼓動軍心,大家一起拼一把。

國家內戰還是算了吧,他還沒活夠呢!戰爭剛剛爆發,他就慕尼黑那幫官僚全家問候了一遍。

建立神羅不好麼,幹嘛要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呢?安德里亞斯也是有追求,渴望建功立業。

可是建功立業,也必須要有基礎條件啊?比如說前來進攻的奧地利軍隊,只有一個團或者是更少。

像現在這種情況,巴伐利亞王國的軍隊全部集中起來,都不夠敵人打的。萬一他下令抵抗,手下的人把他給賣了,那上哪兒哭去。

甚至戰後,還要給他扣上一個破壞國家統一的罪名。安德里亞斯表示,這種事情誰愛做誰就去做吧!

安德里亞斯故作為難的說:“馬庫斯先生,既然是民眾的選擇,我當然願意尊重。不過這麼大的事情,我必須要召集軍官們開會,統一大家的立場。”

馬庫斯想了想說:“沒有問題,不過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你必須要快點兒做出決定,奧地利人快要發起進攻了。”

……

結果自然沒有意外,軍事會議上,高票透過了安德里亞斯的提議——尊重民意。

當然這也不怪他們,一共就兩個不滿編團的守軍,面對數萬奧地利軍隊實在是難以提起抵抗的勇氣。

所謂的民意正好幫他們解決了麻煩,反正這是內戰。中立總比投降好,投降又比戰死好,大家都還沒有活夠呢!

然後戰爭爆發過後,令人傻眼的一幕出現了,巴伐利亞的邊界地區城市和守軍都紛紛宣佈中立。

偶爾有守軍抵抗,迅速就被撲上來的奧地利軍隊給殲滅了,連拖延時間都做不到。

這不怪他們,巴伐利亞又不是窮兵黷武的普魯士。他們的常備軍一共就那麼四五萬人,分佈在奧地利邊界的一共就萬把號人。

就這萬把號人,要守衛長達近千公里的邊界線,面對四十萬奧地利軍隊的進攻,他們真的很無力。

這種情況下,慕尼黑的官僚們下令死守,就把他們逼到了絕路上。

地方上的實力派,又是最大的反戰派,加上激進俄民族主義者,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地方議會很自然的透過了中立決議。

由地方的社會名流,跑去做軍隊的工作,自然就容易的多了。又不是讓他們投降,只是讓他們保持中立而已。

只要有人帶了頭,後面肯效仿的人就多了。巴伐利亞政府沒有能夠及時派出援軍,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賺了。

不然派出去的軍隊,多半也會被中立了。人心所向的大勢壓力是非常恐怖的,地方議會的決定讓軍官們認為這是巴伐利亞民眾的意志。

不由自主的就受到了影響,人心大勢被塑造了起來,未來就算是有人想要抨擊奧地利發動的這次戰爭,都無法下嘴。

人心非常的複雜,當這些地區做出中立決議後。這些人也不可避免的開始傾向奧地利,在親奧媒體的引導下,很多人都開始抨擊巴伐利亞政府。

受這種影響,不知不覺中大家就認為巴伐利亞政府不得人心,民眾願意擁護奧地利統一德意志。

慕尼黑距離奧地利太近了,由於前線的守軍太坑,戰爭爆發的第三天,奧地利軍隊就已經兵臨城下。

擺在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眼前的選擇是:跑路、抵抗、又或者是投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