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例外,英法奧西四國代表出現在了談判桌上。在秘密談判中拿不到想要的,南方政府毫不猶豫的邀請列強介入。
平衡南北雙方實力,這是四國共同的意願,北方政府綜合國力要強於南方,自然是大家壓制的物件。
就連印第安代表都出現在了談判桌上,不要談什麼種族矛盾、白人至上,在利益面前這些都要往後靠。
當然,勢力最弱的印第安人僅僅只是列席旁聽,等結果就可以了,在談判桌上還是沒有他們的話語權。
作為一個部落大聯盟,印第安人的實力太弱了,僅僅只是相當於一個聯邦州,完全無法和南北雙方相提並論。
會議從一開始,南北雙方就圍繞著法律問題爭執不休。私底下秘密接觸的事情,都被雙方隱藏了起來。
不經過議會批准,私底下和敵人接觸,這些事情都是見不得光的,一旦暴露就是一場政治危機。
正在開啟的同時,俄美聯合艦隊在美國海峽群島剿滅海盜的戰果也傳了出來。幹掉了多少海盜暫且不知,反正俄美聯合艦隊幾乎是全軍覆沒。
“海軍打不贏海盜”這不是什麼新聞,偶爾落單的時候,海軍幹不過海盜也情有可原。在風帆戰艦時代海盜和海軍的實力差距,並不是不可逾越。
可是這次一支俄國艦隊和美國西海岸艦隊加起來大小軍艦足有二十三艘,跑去圍剿海盜最後就跑出來了兩艘小船,可以說得上是全軍覆沒,這就是一個大新聞。
如果是琉球王國、夏威夷王國,這樣的小國海軍被海盜覆滅,大家也可以理解。
就算是美國西海岸艦隊被海盜壓著打,大家都可以接受。畢竟他們是爆發戶,海軍實力不行是正常情況。
偏偏主角是俄國海軍,又恰巧趕在了普俄戰爭的當口,問題就被放大化了。
發生了這種事情,聯邦政府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不管怎麼說,俄國人也在幫他們剿滅海盜途中完蛋的,林肯總統第一時間下令從東海岸抽調一支艦隊,前往海峽群島剿滅海盜。
反正現在都到了談判桌上,列強已經介入,誰想要繼續發動戰爭,就是英法奧西的敵人。仗既然打不起來,分兵西海岸也就問題不大了。
在軍事部署的同時,聯邦政府還第一時間用電報通知了沙皇政府。當然,也順帶的通知了歐洲各國。電報線路要從歐洲各國中轉,訊息自然也被洩露了。
目前歐美之間就只有這麼一條電報線,根本就沒有從美國直通俄國的電報線,必須要在歐洲各國中轉,想要避開都不可能。
在美國內戰爆發時期,聯邦政府封鎖的訊息,各國只能靠船進行傳遞。
海戰失利的訊息,美國人就算是想保密,也藏不了幾天。
況且,現在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俄國人對聯邦政府的重要性已經下降,林肯總統自然不會在乎訊息洩露給俄國人帶來的麻煩。
翻臉不認人,這是美國政客們慣用的技倆。想要獲得美國人的友誼,就用利益說話吧,別的都是扯淡。
歷史上,沙皇政府支援聯邦政府完成了國家統一,等美國人從內戰中緩過來後,立即變成了反俄急先鋒。
日俄戰爭的背後支持者,可不僅僅只是英國人,美國人也是出了大力的。
沒辦法,美國總統任期就只有4年,連任也不得超過2屆。把關係搞得再好,下一屆政府上臺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幾乎所有的共和制國家,在政策延續性上都做的非常差。很多時候都是為了否定而否定。
作為反對派在選舉中幹翻了政敵,必須要推翻上一屆的政策,這是政治正確。
那怕明知道前任是對的,也必須要幹,不然怎麼給選民交代?或者說是給幕後的支持者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