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英奧資本的聯合進攻,法國政府沒有舉手投降,拿破崙四世表現出了敢於擔當的一面。
先是號召國內企業從海外抽離投資,增加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上買入法郎。
接著又下達了行政命令,嚴禁國內銀行拆借法郎給國際遊資,為此還親自約談了國內的幾家財團。
具體談了什麼沒人知道,反正被皇帝約談過後,法國金融界的人士規矩了很多。
不少人還象徵式的拿出資金,加入抵抗大軍中。
這個時候已經晚了,進攻的一方手中已經囤積了大量的法郎,就算是國內財團被看住了,也於事無補。
總得來說,巴黎政府在應對危機之時,表現的可圈可點,應對措施也算及時。
可惜這次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法蘭西的外匯、黃金儲備嚴重不足,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無法擺脫危機。
理論上來說,法國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資,只要抽離回來五分之一,就可以度過難關。
然而,現在是19世紀,不是21世紀,想要從海外抽回資金,根本就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
時間不等人,不等海外資金回來,法國政府的外匯儲備就快要見底了。
巴黎政府急了,再這麼下去,要不了幾天就要動用黃金儲備去填坑了。
本來法國政府的黃金儲備就不足,再出現黃金大規模外流,法郎幣值肯定會崩。與其如此,那還不如現在投降算了。
……
凡爾賽宮,拿破崙四世已經沒有了往日裡的意氣風發,整個人都消沉了很多。
顯然,這次危機對他的打擊有些打,法蘭西帝國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強大。
經濟大臣艾爾莎:“我們已經限制了每次的兌換金額,不過每天前來兌換的人還是有增無減。
恐慌已經造成了,市場不看好法郎的未來,金融市場上做空法郎的空頭越來越多。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別的力量加入,市場崩盤是早晚的事情。”
面對英奧資本的進攻,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相抗衡的力量麼?
答案是:有。
法國財團雖然略弱於英奧資本,但英奧資本並沒有全部投入進來,法國財團如果加入守衛大軍就是本土作戰,加上法國政府的力量,他們完全有一戰之力。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拿破崙四世緩緩說道:“再派人和國內的財團談,其它問題都好商量,唯獨鑄幣權沒得談。
告訴他們,如果他們還是不肯讓步,我們就和英奧資本妥協,到時候大家誰也不要想好過。”
法國財團肯配合英奧資本行動,除了金融市場上的收益外,更多的還是為了逼迫巴黎政府讓步。
真要是法郎崩了盤,對法國財團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
短期來看,他們或許可以投機賺到更多的錢,但這會喪失未來。
法郎失去國際貨幣的地位,法國財團想要去海外發展,需要付出的成本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