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革命浪潮

隨著一艘艘船舶離開,普魯士王國數百年集贊下來的底蘊,在悄然無息中被弗朗茨掏空。

不對,這應該和普魯士沒什麼關係了。現在這裡已經是俄國人的地盤兒,俄奧之間親密合作,完全是各取所需。

沙皇政府排除了隱患,穩定了地方局勢;奧地利增加了主體民族人口,雙方都是贏家。

受此影響俄奧關係變得更加和諧,作為俄奧友誼的見證,前不久兩國政府還達成了貸款延期兩年支付協議。

純友誼性質,沒有任何政治附加條件。自從協議達成後,兩國在波羅的海一帶的貿易就繁榮了起來。

受此俄奧貿易繁榮的影響,奧地利從事國際航運業務公司率先走出了經濟危機,每天都有大量船舶穿梭于波羅的海和奧屬殖民地之間。

緊隨其後的是農產品、日用品企業,移民帶動了消費額上漲,把這些企業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

代價就是奧地利國家銀行,陸續向移民發放了數千萬神盾的安居貸款,人為的製造了消費市場。

……

里昂的一聲槍響,打破了歐洲大陸的寧靜。自1848年大革命後,歐洲的革命浪潮再一次被點燃。

法蘭西自然是重災區,從巴黎到羅馬無處不充斥著革命的傳單、標語,就和後世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差不多。

“滅火”成為了法國政府最重要的工作,警察、軍隊都沒時間休假了,大家都忙個不停。

受革命浪潮影響,歐洲各國的革命團體都紛紛響應。

1882年2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爆發起義;

1882年2月13日,比利時最大的港口和重工業城市安特衛普,爆發了碼頭工人起義;

1882年2月13日,盧森堡爆發了煤礦工人起義;

1882年2月21日,瑞士爆發了農民起義;

1882年3月1日,倫敦爆發了紡織工人起義;

1882年3月7日,愛爾蘭地區爆發了獨立運動;

1882年3月12日,葡萄牙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

1882年3月17日,波蘭地區爆發了反俄起義;

……

在過去的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歐洲大陸就爆發了大大小小上百起革命,超過一半的工業城市都發生了罷工運動。

彷彿一夜之間,歐洲又回到了大革命時代。

看著別人倒黴那是心情愉悅,輪到了自己那就如坐針氈了。

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羊,奧地利也沒有能夠獨善其身。

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奧地利政府先後撲滅了米蘭紡織工人暴動、威尼斯獨立運動、薩克森銅礦暴動,破獲了數十起革命黨案件。

看的弗朗茨都膽戰心驚,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治下居然有如此多的亂黨。

毫無疑問,這幫革命黨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境外敵對實力支援的,其中三分二都是英國人的手筆。

令弗朗茨欣慰的是在這波革命浪潮中,維也納表現的非常穩定,不僅沒有辦法革命,連罷工都沒有發生。

這個時候,弗朗茨有些理解為什麼後世歐洲各國要去工業化了。

平常時期還好,一旦遭遇經濟危機,製造業受到的衝擊太嚴重了。

尤其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那更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