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

毫無疑問,得到維也納政府的支援後,亞美尼亞王位落到了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頭上。

訊息傳開後,歐洲的吃瓜群眾們開啟了日常模式,一個個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指點江山。不待大家爭議出結果來,英國政府就先急了。

看似不起眼的亞美尼亞王位之爭,背後蘊含的政治意義,卻不能被忽視。

亞美尼亞地處俄奧波三國之間,看過普羅柯比的戰史,就會發現拜占庭和波斯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反覆爭奪。

沙皇政府要掌握這裡,肯定不會是為了針對奧地利,俄奧邊界線那麼長,易於進攻的地區很多,根本就不需要多此一舉。

單純的亞美尼亞王國沒有任何價值,彈丸之地還不值得沙皇政府窺視,那麼目標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

外交大臣喬治:“高加索地區太遠了,我們的影響力深入不過去,無力干涉亞美尼亞王位之爭。

俄奧兩國在這個問題上迅速達成協議,接下來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除了奧地利威脅外,俄國人威脅也不能忽視。

未來,我們在中亞和波斯地區的壓力都會大增,外交部建議適當的扶持一下法蘭西和北德意志,從背後牽制俄奧兩國。”

沒有辦法,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十幾年前,英國人利用普俄戰爭的機會,支援幾個小弟從俄國人手奪取了中亞地區。

毛熊是記仇的,無論亞歷山大三世是不是和平主義者,只要他想要做一個民眾眼中的“好沙皇”,下一個目標都是奪回中亞地區。

俄國人重回中亞,要是英俄矛盾還不爆發,奧地利外交部就可以解散了。

同時面對兩個大國的威脅,要是沒人分擔壓力,英國人肯定頂不住。

無論波斯,還是中亞,任何一個地區被突破,印度都會淪為戰場。

俄奧不一定能夠從英國人手中奪取印度,但是因為戰爭導致印度局勢失控,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

萬一俄奧抱著“我得不到,你也不要想好過”的心態,全力支援印度獨立,那就完犢子了。

有美國獨立的前車之鑑在,倫敦政府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避免最糟糕的局面發生。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大驚失色道:“你這是在玩火,一不小心就會失控的!”

支援法德看起來很不錯,可以從背後牽制住俄奧兩國,問題是法德肯聯合才行。

種種跡象表明,法國人對中歐擴張還是念念不忘,北德意志恰好擋住了法國人前進的路。

最近這段時間可發生了不少事情,做空法郎、大傾銷、支援革命黨、法國退出自由貿易體系,這一系列的變故,讓英法關係處於反法戰爭後的歷史最冰點。

一點兒小挫折,沒有磨滅法國人的傲氣,反而刺激了法國民族主義的勃發。

要是中發生點兒變故,敵人在從中挑撥一下,可能不等他們發揮出作用,自己人就先打起來了。

要是發生了這種事情,英國政府就真成笑話了。

外交大臣喬治冷靜的分析道:“爵士,不要激動。法德矛盾沒有你想象中那麼深,遠遠沒到爆發的時候。

只要利益足夠大,潛在的敵人也能夠先做盟友。想要法德友好,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俄奧。

比如說:利用普俄仇恨,挑動北德反俄運動高漲;

或者是法奧兩國在義大利地區爆發衝突、在地中海爆發衝突、在蘇伊士運河上爆發衝突……

不一定要打起來,只要把矛盾暴露出來,讓他們能夠互相提防就夠了。”

“對了,北歐聯邦也可以利用。第二次普俄戰爭時期,沙皇政府拿出售芬蘭做幌子,從北歐聯邦獲得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