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節操的皇帝,亞度尼斯也無能為力。不讓抓人,還怎麼查下去?
任何人策劃了刺殺事件,都會第一時間把自己摘出去,真要是暴露了,全世界都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
別的不說,刺客中沒有一個猶太人,在亞度尼斯看來,這就是最大的疑點。
按理來說,作為受害者,猶太人應該最狠拿破崙四世才對,冒出一個屠龍勇者完全是正常操作。
很遺憾,沒有組織的刺殺,根本就到不了拿破崙四世跟前,就被警察拿下了,警務部也不是真的廢物。
據亞度尼斯所知,從反猶運動開始,警務部陸陸續續抓捕的猶太刺客和疑似刺客的,都超過了四位數。
毫無疑問,這些人大都是被冤枉的。有作案動機可能是真的,不過真正敢去刺殺皇帝的勇士絕對是極少數。
看著一臉失望的警務大臣,拿破崙四世也很頭疼。不是他願意對猶太人講信譽,完全是被逼無奈。
舉起屠刀容易,可是砍不死人怎麼辦?
猶太資本對法國政府的滲透要比對奧地利的滲透深得多,巴黎政府剛覺得掀翻桌子,就有人通風報信。
不等政府下令抓人,那幫狡猾的金融家,都跑得七七八八了。
大魚都跑了,後面剩下的小蝦米,就算是抓到了,也榨不出足夠的油水來。
看在法郎的面子上,拿破崙四世不得不選擇妥協。要不然就是魚死網破,猶太集團固然是完蛋了,法蘭西也會損失慘重。
這些事情,拿破崙四世只能自己悶在心裡,要是洩露了出去,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
一國政府居然要和猶太資本妥協,要是聽到這個駭人聽聞的訊息,傲氣的法國民眾多半又要革命了。
現在沒有發作,不等於永遠不會發作,幾次三番的刺殺,已經挑戰到了拿破崙四世底線。
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歲月裡,猶太資本家在法國的生存環境不會太好。
……
布科維納地處俄奧邊界,自從歐洲反猶運動爆發後,這裡就成為了奧地利最大的猶太聚居區。
這也是猶太人在歐洲流浪上千年,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在局勢未明前,待在邊界地區,可以更好的跑路。
在這個問題上,猶太人信不過任何人。在這裡哈布斯堡王朝招牌同樣不好用,因為奧地利同樣擁有歷史悠久的反猶傳統。
有文字記載的反猶運動,可以追溯到13世紀,差不多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剛剛發家的時間點。
奧地利驅逐猶太人的法令,一直延續到了1848年,直到弗朗茨繼位過後,全面實施民族融合政策後才正式廢除。
毫無疑問,這道驅逐法令從來都沒有認真執行過,要不然奧地利早就沒有猶太民族了。
反倒是1820年的融合法令得到了落實,法令規定:所有猶太拉比都必須研習哲學,並且在公開祈禱中只能使用德語。猶太兒童必須上基督教學校。
事實上,弗朗茨的民族融合政策,也就是這道法令的擴大化,加強了語言文字文化方面推廣。
在奧地利眾多民族中效果都很不錯,唯獨在猶太人這裡遇到了麻煩,不能說沒有效果。
至少福利院收養的猶太孤兒,就同化的非常成功。還有就是父母工作比較忙的,下一代也被同化了。
當然,沒有被完全同化,並不代表著沒有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