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得到了維也納政府肯定的答覆,亞歷山大三世卻高興不起來。
“弗朗茨一貫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次答應的這麼爽快,一點兒條件也沒提,你們覺得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不怪亞歷山大三世疑神疑鬼,實在是最近幾十年來,俄羅斯帝國啞巴虧吃得多了,已經讓他產生了心理陰影。
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回答道:“陛下,你多慮了。看似奧地利政府幫了我們,實際上他們也是在幫自己。
英國人想要軍備競賽,本身就是衝著法奧兩國去的。現在英法奧三國都已經騎虎難下,在分出勝負之前,根本就停不下來。
無論有沒有阿富汗問題,奧地利政府都要被動加入這場軍備競賽。
現在支援我們,不僅給競爭對手添了麻煩,還賣了一個順水人情給我們。”
沒有毛病,維也納政府答應幫忙牽制英國人沒錯,實際上他們現在除了口頭上喊兩嗓子外,其它的什麼也不需要做。
軍備競賽本身就在進行,很多軍艦都已經開工了,總不能停工擱置吧?
就算英國人因為中亞問題分散了力量,想要暫停這場遊戲,已經參與進來的法奧兩國也不可能同意。
英法奧三國競爭好幾十年了,誰也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差,你說停止就停止,這讓大家的面子往哪裡放?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話雖然不完全適用,但是在打擊英國人的問題上,俄奧聯手完全沒有障礙。
聽了這個合情合理的解釋,亞歷山大三世心中的不安稍緩,隨即又頭疼了起來。
“唉!就算是有奧地利政府的支援,我們和英國人在中亞地區的競爭也處於不利地位。
阿富汗被中亞汗國分隔開了,因為歐陸戰爭的關係,最近這些年我們減少了對阿富汗的關注。
阿富汗沒有倒向英國人,還是因為上一次英阿戰爭留下的仇恨。
如果英國人採取懷柔手段,阿富汗政府未必會硬抗,畢竟我們能夠給他們的支援太少了。”
聽了沙皇的抱怨,奧斯卡·希門尼斯暗自鬆了一口氣。沙皇能夠理智就好啊,要是不管不顧直接硬幹,那就麻煩大了。
現在俄羅斯帝國真沒有和英國人在阿富汗地區幹一仗的能力,尋求奧地利支援,本質上還是想要靠談判解決問題。
“陛下,放心。外交部正在進行外交努力,如果能夠再獲得法國人的支援,維持中亞穩定還是問題不大的。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時間,只要再拖上幾年,局面就截然不同了。”
普俄戰爭結束有些年頭了,俄羅斯帝國也恢復了幾分元氣,最危機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問題是不想打,而不是“不能打”。
或許在阿富汗地區不是英國人的對手,但是解決英國扶持起來的幾個小弟,還是有能力做到的。
沒有采取軍事行動,最關鍵的還是兜裡錢不夠。亞歷山大三世是理智派,自然不會在沒有準備好之前,就盲目和英國人對上。
……
伴隨著機械的呼嘯,掀起了飛揚塵土,一群漫無精神的勞工,在皮鞭的鞭策下開始了又一天的工作。
突然,大股的衛兵出現,管理者們上前短暫交流後,大發慈悲的下令勞工們暫且休息。
衛兵盡職盡責的對工地進行了檢查,收繳了包括鐵鍬在內的“兇器”,將勞工驅逐到一片空地上。
毫無疑問,有大人物來了,必須要排查掉任何隱患。
包括飛揚的塵土也是隱患之一,有可能弄髒大人物們的衣服,所以必須要讓它們先落下來。
時間匆匆而過,一晃就到了正午時分,萬馬奔騰的聲音想起,遠遠望去隱約可以看到遠方的騎兵賓士激起的飛塵。
近了,現場負責的阿林格倫激動了起來。用手指著前方,小聲對衛兵隊長問道:“陛下,在那裡面麼?”
回應他的只有冷漠的三個字:“不知道!”
這是真的不知道,皇帝出行具體時間,不是他們這些人該知道的。
尤其是這種視察,很多地方都是臨時確定通知的,最後去不去還是一個未知數。
看著越來越近的大部隊,阿林格倫鬆了一口氣,看這架勢就算不是皇帝本人,那也是隨駕的大人物。
……
一名年約五旬的金髮老者,指著工地說道:“陛下,這是正在施工的謝利夫河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