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妖人出沒

終於進入正題,蔡凡在心裡快速地捋了捋事情的經過,將那天晚上的事情告訴蘇國忠和陳華芳,至於具體的手段還有狗子的事情則沒說。

陳華芳沒想到竟然有兩隻邪屍,這會兒倒是對蔡凡另眼相看。蘇國忠正琢磨著裡面的資訊,這時候,蔡凡又把之前遇到的屍油事件說出來。

蘇國忠和陳華芳對視一眼,心中震驚不已,連上鬼貓事件,背後的人已經搞出這麼多事情來,而且好像毫無針對性,他究竟想幹嘛?!

過了好一會,蘇國忠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問道:“你在那船上有沒有見著一個盒子?大概就是人身那麼長,那麼寬。”

“盒子?”蔡凡皺著眉頭,想了想,回道:“沒有。”

“這就奇怪了,我們得到訊息說有一個盒子在那船上,但卻沒找到,你該不是藏起來了吧?”陳華芳追問道。

蔡凡不怒反笑,說道:“呵~,你這女人真是奇怪了,我一來跟這事沒有牽連,只是路過發現有怪異而已,二來那天晚上不是有人看見我了嗎?那麼大的盒子我塞哪啊?你們倒是查清楚再說吧。”

“你……”陳華芳一對好看的眉毛都立了起來,這個人三番四次地頂撞自己真是沒有一絲禮貌可講,但他油鹽不進,自己又拿他毫無辦法。

“師妹,這事暫且不說。”蘇國忠攔住了陳華芳,想了想,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來,問:“這個符是不是你的?”

蔡凡接過來一看,認出來是那暗門上的符,遞回去搖搖頭說:“不是,我去那這個已經在暗門上了,應該只有人的陰陽眼才能看得見,而且這個我也想問你們,這究竟是什麼符?看著不像是符。”

至於蔡老頭交待的事情和那封信,蔡凡沒說,他覺得這兩人要麼知道的不多,要麼有什麼瞞著自己。

蘇國忠把紙接過來,說道:“這是鬼符。”

“師兄!”陳華芳見蘇國忠居然要把他們知道的都說出來,未免暴露了太多資訊,萬一這人還有其他心思麻煩就大了。

但蘇國忠卻擺擺手,繼續說道:“我也是第一次見,這種符歷史久遠,並不屬於傳統的陰符或者陽符,我們也還在研究這個的用法,蔡師傅如果有興趣可以一起探討探討。”

“完全沒有興趣。”蔡凡一把給拒絕了,同時心想,這個什麼會勢力應該挺大,但他們也還沒有搞清楚那條船上的事情,看來背後的人手段十分高明,而這個鬼符又是什麼東西?最好不要盯上我,關鍵時候拿你們做擋箭牌也不錯。

死道友不死貧道就挺好,反正大家也不熟。

“呵呵,那既然是這樣,打擾蔡師傅了,我們先回去,如果蔡師傅有興趣我們改天再聊。”蘇國忠好像一點都不怪蔡凡,反而像是很欣賞他,站了起來,又掏出一張字條遞給蔡凡,說道:“這是我們在S市的落腳點,隨時歡迎蔡師傅。”

蔡凡本想不接,但想著大家還有可以互相利用的地方,便接過來,“不送,記得幫我關好門啊。”

陳華芳哼了一聲轉身就走,蘇國忠搖搖頭緊隨著出去,然後關好了門。

蔡凡看著門背若有所思,然後低頭開啟那張對摺的字條一看,頓時心中大驚,只見字條上面寫的並不是什麼地址,赫然是“缺一門”三個字!

蔡凡小時候問過蔡老頭他們是哪一門的,祖師爺是誰,蔡老頭卻未明確說他們是哪一門,就說你自己每天習咒不知道祖師爺是誰?蔡凡就以為他們是無門無派的閒人,為此還跟蔡老頭吵過,說連門派都沒有那還學個屁,然後被蔡老頭用煙桿子敲了一頓才老實了。

來了S市之後平時閒著沒事,漸漸開始收集一些民間的古籍或者雜談來研究,無意之中發現自己所學的法術符咒竟然大部分來自於傳說中的《魯班書》,蔡凡這才知道老頭子為什麼不說他們是哪一派別的,因為這部書在古代便被列為禁書!

皆因這部書實在詭異,據傳為古代神匠魯班所著,上冊為道術咒法,下冊為解法和醫療法術,傳聞當年諸葛亮的七星續命術也是得自其中;而其中道術咒法裡頭還包括了諸多害人的法術,木匠學了之後,要是在建房子的時候做手腳,就可以詛咒這家人,輕者錢財散盡、百病纏身,重則會家破人亡。

久而久之,《魯班書》的種種說法就在民間傳開了,最後就連皇宮裡的皇帝都對之避諱很深,便禁了此書。也是因為這樣,《魯班書》所記載的絕學到了近代大部分已經失傳,就蔡凡這幾年收集到的殘頁大多數是假貨。

《魯班書》跟“缺一門”有什麼關係?

關於這個的說法有很多,其一是“術法道功,竊運天機,為天所惡,習者有礙”,學了之後人生便得諸多障礙,如缺壽,缺後等等;其二,傳說神匠魯班一次做了一隻唸了咒語就會飛的木鳥,但被他妻子偷偷騎了上天,結果連肚子裡的孩子一起摔死了,魯班因此詛咒全天下所有學了《魯班書》的人都會不幸,鰥、寡、孤、獨、殘必有其一,所以民間管學會《魯班書》的這一類人歸為一個派別,人稱“缺一門”。

蔡凡目前對於《魯班書》所知也不多,蔡老頭並沒有跟他講過,而這個“缺一門”……,他倒是無所謂,就他這個命,別說是缺一門,缺十門都不為過。

盯著手中的字條,心想這個人到底是什麼目的?為了自己的法術?還是另有目的?該不會真的是蔡老頭的仇人吧!得小心點才是。

感覺最近事情真多,完全打亂了自己的鹹魚生活,蔡凡都想離開S市遠走高飛了,但如果真是有人盯上自己,逃得了一時也逃不過一世,不如靜觀其變,想想就覺得這樣推敲有道理,但其實是懶得挪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