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徹底服了!
鄭芝龍終於知道“漢江郡王”沒有坑他,立足“星島”用不著遠航,只需守株待兔,自有戰船、武裝商船送上門。
可是激動、興奮之餘,鄭芝龍心裡不踏實,很明顯隨著在這片海域失蹤的西夷諸國戰船、商船增多,早晚會暴露出誰是罪魁禍首。
“星島”成為眾矢之的被西夷軍隊輪番攻擊大有可能。
這個時代的海戰有特色,由於戰船主體結構是木材,相互對轟後取得勝利,絕大多數敵船不會沉入海底。
為了能夠更多繳獲敵船,西班牙人往往都會攜帶大量步兵進行跳邦接舷戰。
故而海戰中的勝利一方繳獲的戰船遠遠大於損失的戰船,強者恆強。
鄭芝龍自認為雖然購買了七艘龍武水師的戰船,又得到了十幾艘西夷甲板大戰船,但是肯定達不到在馬六甲海峽橫掃西夷的實力。
如果在海戰中失敗,損失的戰船不可預估,就會進入惡性迴圈,越打越弱,最終被西夷趕出這片海域。
把“海城”建設成為堅不可摧的堡壘刻不容緩,加強戰船的炮火只爭朝夕。
即便如此,鄭芝龍還是心裡沒底,他請求黃勇無論如何要留下幾艘戰船加強“星島”周邊的巡航。
龍武水師排水量一兩千噸的大戰船是鄭芝龍的依仗,他相信,只要有幾艘這種裝備火炮七十到一百二十門的巨無霸,再加上一百幾十艘鄭家的最好戰船,最起碼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黃勇管帶水師已經八九年,經驗豐富,看出立足“星島”的巨大好處,也能夠預知反應過來的西夷諸國和附近土著國家不可能任其發展。
以後這裡將要面臨的敵人多不勝數,必須擁有壓倒性武力打得西夷各國服軟坐下來談判,乖乖的繳納保護費安全通行,才是必由之路。
黃勇決定留下九艘戰列艦和兩個千總水師陸戰隊交於黃春生指揮,自己帶著十八艘戰艦和繳獲的三十餘艘戰船、武裝商船返航,鄭芝龍的八十艘武裝商船同行。
有了龍武水師九艘裝備大小火炮總量達到七百門的先進戰船,再有鄭芝龍的大小戰船一百餘艘,截斷馬六甲海峽的同時還能夠搶劫來往不絕的他國戰船、武裝商船善莫大焉!
擁有一百幾十艘船舶的船隊浩浩蕩蕩航行在暹羅灣,阿瑜陀耶王國、東籲王國的文官武將都以為外敵來犯,一時間風聲鶴唳。
誰知結果大出所料,這浩大的船隊來自天朝上國,是為了貿易而來,不是來發動戰爭。
為了不惹怒大明,兩份貿易協定先後簽署,棉花、大米、錫、玉石、銅、鉛、鎳、犀角、胡椒、沉香等等資源和藥材被大量收購。
黃勇率領船隊返航之時,又是滿載而歸。
留在“星島”的黃春生不會虛度時光,兩千餘水師陸戰隊,七千餘鄭氏集團的私兵開始攻打、蠶食原滿剌加王國的地盤。
滿剌加王國也就是馬六甲蘇丹王朝,國王曾經得到大明永樂皇帝的冊封,乃是大明藩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