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的種種複雜關係,不身在其中,真的無從體會。
不過,有一點,倒是大家都共認的,那就是市裡對縣裡的管理力度,已經大不如前了。縣裡的黨政正職都是省裡管的,對市裡的敬畏之心自然就沒有以前那種重了。
當然了,如果縣裡膽敢挑戰市裡的威嚴,那市裡一發難,省裡肯定會支援市裡。這裡面的關係,著實相當微妙。
除了這些之外,縣這一級還有一個市裡和省裡甚少出現的情況,那就是一把手的權力特別集中。
如果縣裡一哥足夠強勢的話,縣委常委會上完全就可以成為一哥的一言堂,至於插手政府工作,那簡直就是天經地義的了。
這一點,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許多區縣的幹部都是從鄉鎮上去的,也都是本地人,彎七拐八的關係一說開,官場中人太多親戚朋友的關係了,大多數人遇到事情了,往往都是幫親不幫理的。
因為這種關係,如果一哥在縣裡經營太久,新來個縣長基本上就只能靠邊站了。
縣裡畢竟不同於市裡,市裡的領導,既分陣營也分政治理念,而縣裡的領導,談不上政治理念,就只是以陣營而分,是誰的人就聽誰的話。
省裡市裡的領導,因為有政治理念這個因素的存在,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出現一言堂的情況,而縣裡,卻是可能出現一言堂的。
裘萬龍並不是特別看好張文定,也正是基於這一點。
別看張文定有個武賢齊妹夫的身份,在這種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縣裡,這身份沒有什麼用。窮地方的人內鬥得厲害,但再內鬥,一旦遇到外力了,那馬上就會抱起團來一致對外。
如果張文定的手段不厲害,他這個縣委二號,在縣裡也是沒啥地位的。
一般來講,縣委二號都會首先用本地人,因為一哥和縣府一把手原則上要用外地人,得有個本地人來處理一些本地的關係,縣委二號這個位置再合適不過了。
現在,張文定把原本屬於燃翼縣本地人的位置給搶了,那些燃翼本地的幹部心裡能平衡?
二人各自想著心事,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不知不覺便到了望柏市市委。
張文定下燃翼是任職,不是掛職,所以今後他就是望柏市的幹部了,總要先到市委報道才行。
望柏市委組織一號陳榮親自見了張文定,當然了,這主要還是看在幹部二處處長裘萬龍的面子上,也許,他隱約聽到了一些張文定的背景也說不定。
裘萬龍在市委這邊沒有多呆,但也吃了箇中飯,然後才奔向燃翼。
反正這種從省裡往縣裡送幹部的活兒,一般都是第一去第二天回的,倒是不著急趕路。
由於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的處長親自出動了,望柏市委組織部就不能不表達重視,陳榮不可能親自下去送一下副處級幹部上任,那麼,又要表現出對裘處長的尊重,也就只能出動常務副部長寧秋瑩了。
有了裘萬龍和寧秋瑩這兩尊大神,燃翼縣裡就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很反常的情況,迎接一個副處級幹部上任,竟然四套班子一起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