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完,蘋果剛剛削好,徐瑩順手就把蘋果遞給了張文定,然後起身,腳步輕快的奔向了廚房。
這一次,張文定沒攔她。
他不想讓她掃興,也確實想看看她會怎麼慶祝。
很快,徐瑩便弄了幾個小菜,其實都是剩菜熱了一下。
把菜都擺到了餐桌上,徐瑩又開了一瓶紅酒,這才對張文定招招手:“過來坐。”
張文定看到她眼中的神色,明白她並不是要吃飯,而是弄幾個菜,坐在飯桌旁,感受一下兩個人在家裡吃飯的氣氛。
就著幾道菜喝紅酒,似乎也不錯——又不是和武雲一起,喝白酒喝不出氣氛。
想到徐瑩一個人每天這麼冷冷清清,張文定心中一痛,縱然這時候根本沒有食慾,他也要陪著她慢慢喝酒,慢慢吃菜。
他給不了她婚姻,給不了她一個真實的家,只能給她一點點類似於家的感覺。
二人菜沒吃多少,酒卻喝了不少。
但紅酒嘛,對於他們這種酒精考驗的幹部來講,一個人一瓶下肚,都不會醉的,更何況是兩個人分一瓶?
徐瑩說了很多話,有祝福,有鼓勵,也有她自己的工作經歷。
張文定用心傾聽,不時附和。
二人舉杯共飲,從工作談到人生,甚至談到了以後老了退休後想幹點什麼。溫言軟語中,幸福充滿了整個房間,也讓這兩個人的心拉的很近。
不管是徐瑩還是張文定,彼此都非常珍惜現在的幸福。
晚上,張文定住在了徐瑩家裡。
這一晚,張文定想了很多,他覺得自己和徐瑩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共同語言,也就是三觀比較接近了。
這種三觀的接近,和武雲那種同門守望相助的生死與共不一樣,也與武玲那種夫妻相守過一生不同,而是更接近於一種靈魂上的認同。
這種認同感,更近似於知己。
人這一生,談戀愛、結婚、幹事業,會遇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有氣場不合的,也有很談得來的。但是,想要遇到一個真正的知己,卻很難。
而如果有了一個知己,有時候往往又要受到道德的譴責。
其實,有時候倫理道德這東西真的沒辦法去定義。
以張文定現在這個情況來講的話,如果說張文定跟徐瑩的關係擺到明面上,肯定就會遭到人人唾棄,那時候他的身份不僅不會成為他的保護色,更會令他雪上加霜。
可是,他和徐瑩這種靈魂上的認同感,卻是武玲沒辦法帶給他的。
他和徐瑩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僅僅只是相互發生關係了,而是上升到了一種旁人不懂的境界,一種因為感情而生的境界。
從這方面來講,他跟徐瑩並非只是那種男女之事的勾當,而是一種思想上的認同,這其實是一種高尚的關係。
只是,這種關係落在世人眼中,卻又是那麼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