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響潭子周圍數十里都是人跡罕至之處,幾百年來到過深潭的人鳳毛麟角。除了極為個別的一兩個採藥人或者追蹤珍禽異獸的獵戶偶然間迷路來到過潭邊高山上遙遙看見外,無人接近過潭邊。
而且之所以被當地人稱作這個名字也是有來歷的。
據居住在幾百裡以外的當地人傳說,在暴雨過後的響潭子原始森林周圍時,會有“咚、咚”的聲音。由於深潭地勢低窪,四周山勢陡峭高聳,所以對這發自深潭的聲響產生了極好的放大作用,“咚、咚”聲可以綿延數十里之外,偶然被迷路的獵戶聽到,回村後傳播開來而得其名。但真正是怎麼回事無人知曉。
在指北針的引領下,一路曲折向東北方向而去。而遊可自有身心發生神奇變化以來,更是變得藝高人膽大。他的知識面與日俱增,對森林樹木,鳥獸魚蟲,地質結構等等面面俱到,倒是省去了很多原本未知的疑惑和麻煩,也增加了不少這一路上的樂趣。馬三兒協助包工頭父親經常在外承包工程幹些體力活,其體格也格外健壯。
二人商議自覺所帶的壓縮餅乾、牛肉乾等乾糧十分充分,水源一路應該容易獲取,維持兩人至少一週左右的能量供應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加上兩人小時候在野外大山裡混慣了的,即使出現最壞情況,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抓鳥打獸、野果野菜都是信手拈來,有了這些生存經驗打底,開始時都是自信滿滿。
但即便是兩人的準備再怎麼充分,身體素質和野外經驗又極佳,怎麼也是在這荒無人煙的森林裡從早走到了夜晚,目的地到目前還看不到一絲痕跡,而且看樣子今日恐怕是還要在這森林中宿營,所以馬三兒不禁心裡打鼓起來,嘴裡也嘮叨開來。
遊可雖然口頭不斷鼓勵著,心裡卻也犯著嘀咕,若真的迷路在了這原始大森林裡,一路沒有結果下去如何是好。兩人從一開始的嘻笑打鬧,捻花賞景,逐漸地冷靜下來。
當到達一處山澗,天色已晚,遂商議決定先搭起帳篷過夜,馬三兒取了些山泉,生火做飯,兩人坐在火堆旁,修正計劃。
當下商量好,明日按原計劃朝東北方向再走一天,出於安全考慮,如果明天下午8點前仍然沒有結果就住一晚往回走。此處的山澗作為路線中間點和大本營,水源以及乾糧均可以做到最低保障。同時兩人留下三分之一的罐頭食品在此,既減輕前進負擔又作為戰略儲備,用石頭壓實,罐頭密封效能好,能夠避免野獸聞到氣味來破壞。
商議妥當,兩人圍著篝火輕鬆地交流著童年歡快的過去和目前的生活。
“你媽上次給你相親的物件怎麼樣了?”遊可問道。
“哦,你說那個'紅塵滾滾'啊?別提了”馬三的頭擺得像撥浪鼓。
“怎麼叫'紅塵滾滾'呢?”
“你看啊,這美女一路走過去,她後面那個粉塵飛揚啊……”馬三故作誇張地撇撇嘴。
“哈哈哈”遊可瞬間明白了發小的意思,原來馬三兒嫌棄人家姑娘太胖了。兩人不禁相顧哈哈大笑起來。
這“哈哈”聲在山谷中迴盪,頗為響亮。
突然“咚、咚、咚”非常洪亮而有規律的幾聲緊隨而來,兩人不禁興奮得站了起來。
“一定在附近了!”遊可說道。
兩人初步判斷了一下聲音來源方向,正是東北方向,看來估計的路線沒有錯。
兩人晚上聊得甚是盡興,因為興奮卻也根本無法睡得著。所以索性凌晨5點左右就收拾東西往東北方向繼續進發了。
約摸走了兩個多小時,大約又以比較快的速度走了近十幾里路程。前面陡然出現一線陡峭的巖壁,別處似乎亦無前進之路,兩人只能冒險攀巖而上。